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 dú wàn juǎn shū, xíng wàn lǐ lù

abcd式
拼音dú wàn juǎn shū, xíng wàn lǐ lù
注音ㄉㄡˋㄇㄛˋㄇㄛˋㄐㄩㄢˋㄕㄨㄏㄤˊㄇㄛˋㄇㄛˋㄌㄧˇㄌㄩˋ
繁体讀萬萬捲書行萬萬裏路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通过广泛阅读和广泛旅行来增长见识和积累经验。
出处

1.

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卷五:“《眼镜铭》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有耀自他,我得其助。”

2.
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'观千剑而后识器,操千曲而后晓音,读万卷书而后成学,步万里路而后成行。'
寓意
强调通过读书和旅行来开阔视野,增长知识和见识的重要性。
列子

1.

小王喜欢旅行和读书,他认为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是增长见识的好方法。

2.

为了写一本关于文化的书,作家李先生决定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3.

大学毕业后,小张决定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。

4.

退休后,老张计划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享受人生。

5.

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,小李在假期中选择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的翻译
德语
zehntausend Bücher lesen, zehntausend Meilen reisen
日语
万巻の書を読み、万里の路を行く
法语
lire dix mille livres, parcourir dix mille kilomètres
英语
read ten thousand books, 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的字意分解
dòu
1:语句中的停顿。古代诵读文章,分句和读,极短的停顿叫读,稍长的停顿叫句,今以逗号标志。也作“逗”。
1:(形声。从言,卖声。本义:读书)。
2:籀书,抽释理解书的意义。
3:阅读。
4:说。
5:文体名。属于题跋一类。用以记心得于书后,以备遗忘。
6:姓。
wàn
1:(形声。“萬”,甲骨文呈蝎子形。本义:蝎)。
2:虫名。蝎。
3:古州名。
4:南朝梁大同二年置。治所在石城(今四川省达县)。
5: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。治所在南浦(今四川省万县市)。
6:明洪武元年置。治所在万安(今广东省万宁县)。
7:县名 。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。三国吴置羊渠县,蜀汉改南浦县,元入万州,明改万县。
8:倍。
9:极言其多。
10:极言各不相同。
11:姓。
1: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;后为复姓。
juǎn
1:(形声。从卩(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),劵(juàn)声。(quǎn)本义:膝曲)。
2:把物弯转成圆筒形。
3:席卷。
4:衮服。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。
5:断绝。
6:犹聚。
juàn
1: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,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,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,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。
2:试卷。
3: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。
quán
1:膝盖弯曲。引申泛指弯曲。
2:诚恳。
3:美好的样子。
shū
1:(形声。从聿,者声。聿(yù),即笔。隶书省“者”成“曰”。《说文》:“书,箸也。”箸(著)即显明。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,“者、箸”音近,故“者”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书写,记录,记载)。
2:同本义。
3:画。
4:书籍,装订成册的著作。
5:信件,信函。
6:奏章;文书,文件。
7:书法。
8:《尚书》的简称。
9:文字。
10:又如:书理(即文理。文辞之义理与脉络);书士(从事文字、文书工作的人员);书轨(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);书计(文字与筹算)。
11:指“六书”,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。
12:古代皇帝的诏书。
13:姓。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ú wàn juǎn shū, xíng wàn lǐ lù)。abcd式组合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通过广泛阅读和广泛旅行来增长见识和积累经验。 强调通过读书和旅行来开阔视野,增长知识和见识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