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日不思 mí rì bù sī

abac式
拼音mí rì bù sī
注音ㄇㄧˊㄖˋㄅㄨˋㄙㄞ
繁体靡日不思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靡日不思的解释
形容时刻都在思念某人或某事,表达一种持续不断的思念之情。
出处

1.

《诗经·国风·邶风》:“毖彼泉水,亦流于淇。有怀于卫,靡日不思。”

2.

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终风》,原文为'终风且暴,顾我则笑,谑浪笑敖,中心是悼。终风且霾,惠然肯来,莫往莫来,悠悠我思。终风且曀,不日不月,惠然肯来,曀曀其晦。'其中'不日不月'演变为'靡日不思'。
寓意
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,提醒人们珍惜和怀念重要的人和事。
列子

1.

自从她出国留学后,我每天靡日不思,盼望能早日团聚。

2.

他离家在外工作,每天靡日不思家里的亲人。

3.

收到朋友的明信片后,我靡日不思那段美好的旅行时光。

4.

尽管岁月流逝,她依然靡日不思当初的爱情。

5.

每当看到那张照片,我靡日不思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。

6.

苹蘩芳滋,同谁掇之。愿言贤德,~。 ★《宋史·乐志十四》

靡日不思的翻译
德语
jeden Tag an jemanden denken
日语
毎日思う
法语
penser à quelqu'un tous les jours
英语
think of someone every day
靡日不思的字意分解
1:水边,河岸。
2:浪费。
3:消失。
4:烂。
5:切磋,研究。
6:摩擦,接触。
1:(形声。从非,麻声(mǐ)。本义:无;没有)。
2:同本义 。
3:散乱;顺风倒下。
4:细腻;细密。
5:华丽,美好。
6: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太阳形。轮廓象太阳的圆形,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。本义:太阳)。
2:同本义。
3:白天,白昼。
4:时节;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。
5:一昼夜。
6:时间,光阴。
7:每日,每天。
8:他日,改天。
9:往日,从前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囟(xìn),囟亦声。囟脑子。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。本义:思考,想;考虑)。
2:同本义。
3:思慕;想念。
4:悲伤,哀愁。
5:思想,思绪,心情。亦指构思。
6:特指创作的构思。
7:诉讼
8:诗体的一种。
9:语气词。用于语首,无实义。
10: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
sāi
1:多胡须的样子

靡日不思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í rì bù sī)。abac式组合,靡日不思意思是:形容时刻都在思念某人或某事,表达一种持续不断的思念之情。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,提醒人们珍惜和怀念重要的人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