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不从径 xíng bù cóng jìng

abcd式
拼音xíng bù cóng jìng
注音ㄏㄤˊㄅㄨˋㄘㄨㄥˊㄐㄧㄥˋ
繁体行不從徑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行不从径的解释
形容行为不合常规,不走正道,常指做事不循正轨或不按常理行事。
出处

1.

《列子·说符》:“稽度皆明而不道也,譬之出不由门,行不从径也。以是求利,不亦难乎?”

2.

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,原文为'行不从径',意指孔子的学生冉求不走邪路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遵循正道,按常理行事,避免偏离正轨。
列子

1.

他总是行不从径,常常惹出一些麻烦。

2.

小明这次考试作弊,行不从径,结果被老师发现了。

3.

她做事总是行不从径,很多人觉得她很叛逆。

4.

这个团队的做法行不从径,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。

5.

他行不从径的个性,使得他在公司里显得格格不入。

行不从径的翻译
德语
vom rechten Weg abkommen
日语
正道を外れる
法语
s'écarter du droit chemin
英语
go astray
行不从径的字意分解
háng
1:(象形。本义:道路)。
2:同本义。
3:直排为行,横排为列。
4:军队编制,二十五人为一行。
5:队伍,军队。
6:行业。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,后亦泛指职业。
7:辈分。
8:连续贯穿。
9:这里 ——表示处所。
10:那里 ——表示处所。
hàng
1:刚强。
héng
1:——“道行”(dàohéng):僧道修行的功夫,比喻技能本领。
xíng
1:(会意。从彳,从亍。本义:走路,行走)。
2:同本义。
3:出游;出行;出动。
4:运行。
5:流动,流通。
6:流行;流传。
7:做;从事某种活动。
8:实施。
9:离开。
10:路程。
11:道理,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12:行为。
13:品行。
14:即将…。
15: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có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:随行,跟随)。
2:同本义。
3:顺从;依从。
4:》。
5:参与其事。
6:自,由 ——用作虚词,表示起点。
7:因由。
8:堂房亲属。
9:言词顺畅的。
jīng
1:经过,行经。
jìng
1:(形声。从彳(chì),表示与道路有关,巠声。本义:步行小路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道路。
4:直径。
5:径直;直接。
6:特地,特意。
7:即,就。
8:取道。
9:经过。

行不从径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íng bù cóng jìng)。abcd式组合,行不从径意思是:形容行为不合常规,不走正道,常指做事不循正轨或不按常理行事。 提醒人们要遵循正道,按常理行事,避免偏离正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