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皮带骨 nián pí dài gǔ

abac式
拼音nián pí dài gǔ
注音ㄋㄧㄢˊㄆㄧˊㄉㄞˋㄍㄨˇ
繁体粘皮帶骨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粘皮带骨的解释
形容人或动物死后,皮肉和骨头都粘在一起,通常用来形容死得凄惨或死亡的状况。
出处

1.

宋·黄庭坚《钟离跋尾》:“比来更知所作韵俗,下笔不浏漓,如禅家粘皮带骨语,因此不复作。”

2.

出自民间俗语,具体出处不详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
列子

1.

那只小猫被车撞后,粘皮带骨地躺在路边,令人心痛。

2.

传说中的恶鬼被除掉后,粘皮带骨地倒在地上。

3.

电影中的恐怖场景里,怪物被击败后,粘皮带骨地倒下。

4.

猎人发现猎物被其他动物撕咬后,粘皮带骨地躺在草丛中。

5.

在事故现场,受害者粘皮带骨地被抬上救护车,场面惨烈。

6.

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,不学那~。 ★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一

粘皮带骨的翻译
德语
Haut und Knochen zusammengeklebt
日语
皮と骨がくっついている
法语
peau et os collés ensemble
英语
skin and bones stuck together
粘皮带骨的字意分解
nián
1:(形声。从米,占声。本义:具有粘性)
zhān
1: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,表示兽的头;一竖表示身体;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;右下表手。“皮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用手剥兽皮)。
2:同本义。
3:兽皮。
4:皮毛;皮革。
5: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。
dài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。下面象垂下的须子,有装饰作用。本义:大带,束衣的腰带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狭长形条状物。
4:佩带。
5:携带。
6:兼管。
7: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,相当于“又” 连说带比划的,就交上朋友了;带口(随口)。
8: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。
1:(会意。从冎(guǎ),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,意思是“剐”。从肉,表示骨与肉相连。“骨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骨”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。本义:骨头)。
2:同本义。
3:尸骨,尸首。指死去的人。
4:人的品质、气概。
5: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。
6:比喻瘦劲的书体。
1: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2:表示声、形、动作。

粘皮带骨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nián pí dài gǔ)。abac式组合,粘皮带骨意思是:形容人或动物死后,皮肉和骨头都粘在一起,通常用来形容死得凄惨或死亡的状况。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