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而不办 bāo ér bù bàn

abac式
拼音bāo ér bù bàn
注音ㄅㄠㄦˊㄅㄨˋㄅㄢˋ
繁体包而不辦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包而不办的解释
形容只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实际去办,常用来批评那些只做表面功夫、不负责任的人。
出处

1.

杨植霖《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》:“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,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。”

2.

出自清代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六回:“包而不办,办而不包,此乃官场中之常事。”
寓意
提醒人们要言行一致,切勿只做表面功夫,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。
列子

1.

小明答应帮妈妈做家务,结果包而不办,让妈妈很失望。

2.

同事们对小李总是包而不办的工作态度感到不满。

3.

项目组长批评某些成员包而不办,导致项目进度滞后。

4.

老师批评小红总是包而不办,作业拖拉不完成。

5.

公司经理对员工包而不办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。

6.

我不喜欢那些爱吹牛、~不干实事的人。

包而不办的翻译
德语
versprechen ohne zu handeln
日语
約束を果たさない
法语
promettre sans agir
英语
promise without action
包而不办的字意分解
bāo
1:(会意。小篆字形,外边是“勹”。中间是个“巳”(sì)字,“象子未成形”。“勹”就是“包”的本字。本义:裹)。
2:用纸、布等裹东西。
3:包含,包容。里面含有。
4:包围。四面围住。
5:保证,担保。
6:约定专用。
7:包装好的一堆单件。
8:姓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bàn
1:(形声。从力,辡声。力取致力之意。本义:办理;治理)。
2:同本义。
3:做,干。
4:创设,经营,管理。
5:准备,操办。
6:惩罚。
7:做成;做好;能做到。

包而不办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bāo ér bù bàn)。abac式组合,包而不办意思是:形容只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实际去办,常用来批评那些只做表面功夫、不负责任的人。 提醒人们要言行一致,切勿只做表面功夫,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