凛若冰霜 lǐn ruò bīng shuāng

abcd式
拼音lǐn ruò bīng shuāng
注音ㄌㄧㄣˇㄖㄜˇㄅㄧㄥㄕㄨㄤ
繁体凛若冰霜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凛若冰霜的解释
形容人刚正不阿,凛然不可侵犯,犹如冰霜般冷峻。
出处

1.

宋·曾巩《酬柳国博》诗:“洞无畦畛心常坦,凛若冰霜节最高。”

2.

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'公孙鞅曰:『吾欲伐魏,公以为何如?』大夫曰:『魏王,凛若冰霜,不可犯也。』'
寓意
表达一种坚定不移、刚正不阿的品质,强调人格的高尚和不可侵犯。
列子

1.

面对不公,他凛若冰霜,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2.

在关键时刻,她凛若冰霜,展现出不屈的精神。

3.

他凛若冰霜的态度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。

4.

即使面对威胁,他依然凛若冰霜,毫不退缩。

5.

她凛若冰霜的目光让所有人感到敬畏。

6.

李太太虽然是露着笑容,对方仍然是~的样子。 ★靳以《群鸦》

凛若冰霜的翻译
德语
kalt wie Eis
日语
氷のような冷たさ
法语
froid comme la glace
英语
as cold as ice
凛若冰霜的字意分解
lǐn
1:(形声。从仌(bīng)冰。禀(bǐng)声。本义:剌骨的寒冷)。
2:同本义。
3:严肃而可敬畏。
4:畏惧。
1:(bōrě):智慧(佛经用语)。
ruò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女人跪着,上面中间象头发,两边两只手在梳发,表示“顺从”。本义:顺从)。
2:同本义。
3:如同;像。
4:择菜。
5:引申为选择。
6:同,相当。
7:及;到。
8:比得上(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)。
9:诺,应允,后作“诺”。
10:对付,处置。
11:如此,这样。
12:你。
13:其;他的 ——用于他称。
14:这么;那么。用同“偌”。
15:假如;如果。
16:至于 。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。
17:或;或者。
18:与,和。
19:而。
20:禾秆皮。
21:香草名。
22:秦、汉时县名 。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。
23:古水名 。即今雅砻江,为金沙江支流。源出青海,东南流经甘孜、新龙等县,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。
24: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,表示事物的状态。相当于“貌”、“样子”。
25:用于句首。
bīng
1:(会意。从仌,从水。金文作“仌”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,体积增大,表面上涨(上拱)形。《说文》:“冻也,象水凝之形”。小篆繁化,增加“水”变成。从“仌”从“水”的会意字,于是“仌”就专用作部首。本义:水冻结而成的固体)。
2:同本义。
3:结冰,冻结。
4:使感到极冷。
5:清白,晶莹。
6:姓。
shuāng
1:(形声。从雨,相声。本义: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)。
2:同本义。
3:年岁,年岁的代称。犹言秋。
4:如霜的粉末。
5:譬喻白色。
6:比喻高洁。
7:譬喻冷酷、严峻。
8:譬喻锋利。

凛若冰霜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lǐn ruò bīng shuāng)。abcd式组合,凛若冰霜意思是:形容人刚正不阿,凛然不可侵犯,犹如冰霜般冷峻。 表达一种坚定不移、刚正不阿的品质,强调人格的高尚和不可侵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