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死理儿 rèn sǐ lǐ ér

abcd式
拼音rèn sǐ lǐ ér
注音ㄖㄣˋㄌㄧˇㄦˊ
繁体認死理兒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认死理儿的解释
形容固执己见,坚持错误的观点或做法,不肯变通或听取他人意见。
出处

1.

王朔《一点正经没有》:“不准备变,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。”

2.

出自民间口语,具体来源不详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避免固执己见,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。
列子

1.

他总是认死理儿,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。

2.

小明在讨论中认死理儿,导致大家无法达成共识。

3.

即使大家都反对,他还是认死理儿,坚持自己的做法。

4.

在家庭会议上,父亲认死理儿,不肯听取孩子们的意见。

5.

她在工作中认死理儿,导致项目进展不顺利。

6.

她最大的缺点就是~。

认死理儿的翻译
德语
stur auf seinem Standpunkt beharren
日语
頑固に自分のやり方に固執する
法语
s'entêter
英语
stubbornly stick to one's own way
认死理儿的字意分解
rèn
1:(形声。从言,忍声。本义:认识,辨明)。
2:同本义。
3:把本无某种亲密关系的人看作有某种亲密关系。
4:说话谨慎。
1: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右边是人,左边是“歺”(è),残骨,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。本义:生命终止)。
2:同本义。
3: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。
4:穷,尽。
5:拼死,拼命。
6:死板,不灵活。
7:牢牢固定的;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。
8:甚;极。
9:死刑。
10:尸体。
11:主,主管。
1:(形声。从玉,里声。本义:加工雕琢玉石)。
2:同本义。
3:治理;管理。
4:整理,使有条理、有秩序。
5:又。
6:温习;熟习。
7:区分;辨别。
8:理睬,理会。
9:操理。
10:纹理;条理。
11:法律;司法官。
12:道理,义理。
13:又。
14:使者。
15:媒人。
16:狱官。
17:治理得很好。
ér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人”字,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。“儿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儿”的字大都与“人”有关。本义:幼儿。古时男称儿,女称婴,后来孩童都称儿)。
2:同本义。
3:父母对儿子的称呼。
4:我。
5:子女对父母的自称。
6: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。
7:弟对兄的自称。
8: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。
9:儿化。汉语后缀的“儿”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。
10: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。如:盆儿;棍儿;小猫儿;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。动词名词化,如:唱儿;逗笑儿。形容词名词化,如:亮儿;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。如:口儿;门儿;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。如:白面儿(海洛因);老家儿(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)。
11:形容词后缀。如邵雍《首尾吟》:“天听虽高只些子,人情想去没多儿。”。

认死理儿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rèn sǐ lǐ ér)。abcd式组合,认死理儿意思是:形容固执己见,坚持错误的观点或做法,不肯变通或听取他人意见。 提醒人们要避免固执己见,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