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不出其位 sī bù chū qí wèi

abcd式
拼音sī bù chū qí wèi
注音ㄙㄞㄅㄨˋㄔㄨㄐㄧㄨㄟˋ
繁体思不齣其位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思不出其位的解释
形容思路受到限制,无法超出固有的位置或范围,常用来描述思维的局限性。
出处

1.

《周易·艮》:“《象》曰:兼山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’”

2.

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'是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;闻柳下惠之风者,薄夫敦,鄙夫宽。思不出其位。'
寓意
提醒人们要突破思维的局限,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列子

1.

小李总是思不出其位,无法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
2.

在讨论项目时,老王思不出其位,只考虑眼前的利益。

3.

面对复杂的问题,团队成员思不出其位,无法找到突破口。

4.

他总是思不出其位,无法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。

5.

在学习新知识时,如果思不出其位,就很难取得进步。

6.

评论固然不可,妄自颂扬也不可,这就是“~”。 ★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隔膜》

思不出其位的翻译
德语
nicht über seine Position hinaus denken können
日语
自分の立場を超えて考えられない
法语
incapable de penser au-delà de sa position
英语
unable to think beyond one's position
思不出其位的字意分解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囟(xìn),囟亦声。囟脑子。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。本义:思考,想;考虑)。
2:同本义。
3:思慕;想念。
4:悲伤,哀愁。
5:思想,思绪,心情。亦指构思。
6:特指创作的构思。
7:诉讼
8:诗体的一种。
9:语气词。用于语首,无实义。
10: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
sāi
1:多胡须的样子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chū
1:(象形。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。本义:长出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出入的“出”。出去,出来,与“入”相对。
4:出现;显露。
5:生产;产生。
6:高出;超出。
7:使出;拿出;取出。
8:发出,发布。
9:逃亡。
10:经过,穿过 。 如:出边(渡越边境)。
1:周年。
1:期限。
2: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“丌”(jī),变成“其”。(jī)本义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。“其”假借为代词:他、他们、那等)。
3:彼、他。
4:它。
5:他的。
6:根据情况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。
7:也许;大概。
8:表示祈使。当,可。
9:将,将要。
10:表示诘问
11:极,甚。
12:如果,假设。
13:或许;大概。
14:还是。表选择。
15:又。
16:用作语助。
17:附着于形容词前、后,起加强形容的作用。
18:句中助词,无义,只增加一个音节。
19:又。
20:姓。

思不出其位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sī bù chū qí wèi)。abcd式组合,思不出其位意思是:形容思路受到限制,无法超出固有的位置或范围,常用来描述思维的局限性。 提醒人们要突破思维的局限,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