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或有之 róng huò yǒu zhī

abcd式
拼音róng huò yǒu zhī
注音ㄖㄨㄥˊㄏㄨㄛˋㄧㄡˋㄓ
繁体容或有之
感情中性
近义词
  • 或许如此
  • 可能存在
  • 未可知
反义词
  • 绝无可能
  • 不可能
  • 决无此事
容或有之的解释
表示容许或可能有这种情况存在,常用于表示不确定或假设性的表达。
出处

1.

宋·朱熹《论语集注·里仁第四》:“盖人之气质不同,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,欲进而不能者,但我偶未之见耳。”

2.

出自《论语·子路》:'容或有之,吾未之闻也。'原意是孔子表示可能有这种情况,但自己未曾听闻。
寓意
提醒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。
列子

1.

容或有之,这次比赛他可能会迟到。

2.

容或有之,明天的天气可能会下雨。

3.

容或有之,她可能会改变主意。

4.

容或有之,这本书可能在图书馆里。

5.

容或有之,这个问题可能会在会议上讨论。

6.

~,大凡官府出街,一定是鸣锣开道的,难道他聋了,听不见?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十九回

容或有之的翻译
德语
es könnte sein
日语
もしかすると
法语
il se peut
英语
it may be possible
容或有之的字意分解
róng
1:(会意兼形声。小徐本“从宀,谷(gǔ)。”大徐本看作会意。“宀”是房屋,“谷”是空虚的山洼,都有盛受的意思。本义:容纳)。
2:同本义。
3:宽容。
4:允许,许可。
5:收留。
6:应当。
7:等待,待。
8:需要。
9:假借为“用”。使用。
10:仪容;容貌,容颜(容貌神色)。
11:模式,样式。
12:法则,规律。
13:礼仪;礼法。
14:一种佩饰用的刀。
15:古州名 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,邻接广东省。汉属合浦县,晋初置荡昌县,属合浦郡,梁改为阴石县,并置阴石郡,陈改为奉化县,隋改为普宁县,宋为容州,元为容州路,后降为州,明改为容县,属梧州府。
16:常绿乔木。
17:适宜,合宜。
18:表示反问。难道;岂。
19:姓。
huò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从囗(象城形),从戈(以戈守之)。表示以戈卫国。本义:国家。用本义时读yù)有人,有的——泛指人或事物。
2:用作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。如:或是(连词。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);或乃(或者。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) 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、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。如:有病或无病,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近似、可疑或不肯定。如: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、等义或替换的性质。
3:间或,有时。
4:迷惑。
5:语气词,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。
yǒu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又(手)持肉,意思是手中有物。本义:具有,与“无”相对)。
2:同本义。
3:存在。
4:取得,获得,占有。
5:相当于“或”。或许。
6:附着在动词、名词、形容词前,相当于词缀,无实际意义。
yòu
1: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
容或有之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róng huò yǒu zhī)。abcd式组合,容或有之意思是:表示容许或可能有这种情况存在,常用于表示不确定或假设性的表达。 提醒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