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妄视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目不斜视,专注于正事,不胡乱看别的东西,体现出一种严谨和自律的态度。
出处
1.
《后汉书·陶谦传》:“为人耳不邪听,目不妄视。”2.
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,原文为“子曰:‘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’颜渊曰:‘仲弓好德,不迁怒,不贰过,不敢不敬,目不妄视,耳不妄听,口不妄言,心不妄动。’”寓意
强调专注和自律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直和专一。
列子
1.
他在图书馆里目不妄视,专心阅读,丝毫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。2.
比赛中,运动员目不妄视,聚精会神地完成每一个动作。3.
她在工作时目不妄视,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,确保不出差错。4.
学生在考试时目不妄视,专注于答题,避免受到外界干扰。5.
医生在手术中目不妄视,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。6.
善聪~,足不乱移。 ★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八目不妄视的翻译
德语
die Augen auf den richtigen Weg gerichtet
日语
目を正しい道に向けている
法语
les yeux fixés sur le bon chemin
英语
eyes fixed on the right path
目不妄视的字意分解
m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边轮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处理为线条。先秦时期多用“目”,两汉以后,用眼逐渐多起来。“目”具有书面语色彩。本义:眼睛)。
2:同本义。
3:目光;眼力。
4:孔眼。
5:首领;头目。
6:名目,数目;行列。
7:观看,注视。
8:递眼色,使眼。
9:看待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wàng
1:(形声。从女,亡声。本义:胡乱)。
2:同本义。
3:虚妄,极不真实。
4:不法,胡作非为。
5:狂乱,毫无约束。
6:荒谬,荒诞。
7:相当于“凡”。平庸。
shì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见示,示亦声。见,看见。示,表现。本义:看)。
2:同本义。
3:考察,察看,审察。
4:治理,处理。
5:看待。
6:向…表示。
7:比照。
8:效法。
9:接纳。
10:眼;眼力;视线。
11:水名。即“涀水” 。在河南省叶县西。

目不妄视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ù bù wàng shì)。abcd式组合,目不妄视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目不斜视,专注于正事,不胡乱看别的东西,体现出一种严谨和自律的态度。 强调专注和自律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直和专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