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君子 rén yì jun1 zǐ

abac式
拼音rén yì jun1 zǐ
注音ㄖㄣˊㄧˊㄐㄩㄣㄗˋ
繁体仁義君子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仁义君子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具有仁爱和正义品德的君子,通常用来赞美某人的高尚品行和道德修养。
出处

1.
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于政乎?”

2.

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:'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'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,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体现。
寓意
强调一个人应具备仁爱和正义的品德,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和高尚。
列子

1.

他总是乐于助人,真正是仁义君子。

2.

在困难面前,他表现得非常勇敢,大家都称赞他是仁义君子。

3.

即使面对诱惑,他也始终坚持原则,真是仁义君子。

4.

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仁义君子。

5.

在朋友有难时,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,堪称仁义君子。

仁义君子的翻译
德语
ein Mann der Güte und Gerechtigkeit
日语
仁義の士
法语
un homme de bienveillance et de justice
英语
a ma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
仁义君子的字意分解
rén
1:(会意。从人,从二。右边的二是重文。本义:博爱,人与人相互亲爱)。
2: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。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。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。
3:有德者之称。
4:旧指有仁德的人。
5: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,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。
6:完美的道德。
7:仁政。
8:恩惠。
9:同情, 怜悯。
10:人。
11:古县名。
12:水名。
13:等于8尺(一说7尺,也有说5.6尺或4尺的)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
14:温润。
15:亲爱。
16:同情;怜悯。
17:思念。
18:姓。
1:(“仪”的古字)。
2:仪容;状貌。
1: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“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“羊”表祭牲。本义: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。
2:同本义。
3:情谊。
4:意义;意思。
5:名义上的。
6:善;美。
7:姓。
jūn
1:(会意。从尹,从口。“尹”,表示治事;从“口”,表示发布命令。合起来的意思是:发号施令,治理国家。本义:君主,国家的最高统治者)。
2: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。
3: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,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。
4:引申为人的尊称,相当于“您”。
5:夫妇之间的尊称。
6:主宰、统治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小儿在襁褓中,有头、身、臂膀,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。“子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婴儿)。
2:同本义。
3:儿女。古人称子兼男女。
4:今则专指儿子,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。
5:子孙。
6: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。
7: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;后代。
8:人的通称。
9: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。
10: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。
11: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。
12:地支的第一位。
13: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
14:用以纪月,即农历十一月。
15:用以纪日。
16:用以纪时,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。
17:子夜。
18:专指女儿。
19: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。
20:小。
21:幼小。
22:爱;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。
23:收养为子。
24:结果实。
25:尽儿女之道;善事父母。
26:表示限制,相当于“只”。
27:相当于“虽然”。
28:你——尊称对方,通常为男性。
29:姓。
1:构词后缀。
2: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。
3:个别量词后缀。

仁义君子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rén yì jun1 zǐ)。abac式组合,仁义君子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具有仁爱和正义品德的君子,通常用来赞美某人的高尚品行和道德修养。 强调一个人应具备仁爱和正义的品德,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和高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