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而不厌的解释
形容一种事物或人虽然平淡,但却不会让人感到厌倦,强调其持久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特质。
出处
1.
章炳麟《辨诗》:“淡而不厌者陶潜,则王维可废也。”2.
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:'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' 虽然原文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成语,但其中的精神与成语相符。寓意
强调事物或人虽然平淡却具有持久的魅力和吸引力,提醒人们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简单美好。
列子
1.
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大场面,但情节淡而不厌,值得反复观看。2.
他的画作看似简单,却淡而不厌,每次欣赏都有新的发现。3.
这道菜口味清淡,但淡而不厌,吃起来很舒服。4.
她的讲课风格平和,淡而不厌,学生们都很喜欢。5.
这本书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,但淡而不厌,读起来让人感到平静。6.
大家有的看着那两辆车~的微笑,有的叼着小烟袋坐着,连头也不抬。 ★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一淡而不厌的翻译
德语
fade, aber nicht langweilig
日语
淡泊で飽きない
法语
fade mais pas ennuyeux
英语
bland yet not tiresome
淡而不厌的字意分解
dàn
1:(形声。从水,炎声。本义:味淡;味道不浓,不咸)。
2:同本义。
3:稀薄。
4:冷淡,不热情。
5:淡雅。
6:淡泊,不追求名利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yā
1:一物压在另一物上。
2:泛指压制;抑制。
3:以迷信的方法,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,或致灾祸于人。
4:堵塞。
yàn
1:(形声。从厂(hǎn),猒(yàn)声。厂,象山崖石穴形。《说文》:“厌,笮也。”意思是“压”。由“犬、肉、甘”三部分合起来,会意,表示“吃饱”、“满足”。本义:吃饱)。
2:饱,满足
3:憎恶;嫌弃。

淡而不厌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àn ér bù yàn)。abcd式组合,淡而不厌意思是:形容一种事物或人虽然平淡,但却不会让人感到厌倦,强调其持久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特质。 强调事物或人虽然平淡却具有持久的魅力和吸引力,提醒人们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简单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