丑事外扬 chǒu shì wài yáng

abcd式
拼音chǒu shì wài yáng
注音ㄔㄡˇㄕˋㄨㄞˋㄧㄤˊ
繁体醜事外揚
感情贬义
近义词
  • 家丑外扬
  • 丑闻传出
  • 丑事败露
反义词
丑事外扬的解释
指不光彩的事情被传扬出去,通常指家庭或个人的丑事被外人知道,引发不好的影响。
出处
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'国人闻之,丑声外扬。' 后演变成'丑事外扬'这个成语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谨慎处理私事,避免不良影响扩散。
列子

1.

小明的父母离婚了,他不希望这件事变成丑事外扬。

2.

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,可能会变成丑事外扬。

3.

张三因为贪污被抓,很快就成了丑事外扬。

4.

李四的家庭矛盾被邻居知道了,成了丑事外扬。

5.

王五在学校打架的事情传开了,成了丑事外扬。

6.

我们不希望~。

丑事外扬的翻译
德语
Familiengeheimnis aufgedeckt
日语
醜聞が公になる
法语
scandale familial exposé
英语
family scandal exposed
丑事外扬的字意分解
chǒu
1:(形声。从鬼,酉声。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,故从鬼。本义:貌丑。按:在古代,“醜”和“丑”是两个字,意义各不相同,除作地支和时辰用“丑”以外,都不能写作“丑”。现在“醜”字简化为“丑”)。
2:可恶。
3:污秽。
4:众多。
5:类,相同。
6:厌恶;憎恶。
7:侮辱;玷污。
8:愤怒。
9:惭愧。
10:怪异之事。
11: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,扮演滑稽人物。
12:(象形。甲骨文象爪形。①本义: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)。
13:地支的第二位。
14:用以纪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
15:用以纪日。
16:用以纪时,即早晨一时至三时。
17:姓。
shì
1:(形声。从史,之省声。史,掌管文书记录。甲骨文中与“吏”同字。本义:官职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职守;政事;事务。
4:职业。
5:事情。
6:事业。
7:事故,事件。
8:典故;故事。
9:情况,情形。
10:侍奉;供奉。
11:做,从事。
12:使用;役使。
13:奉行。
14:治理;办理。
15:任用。
16:件;副。
wài
1:(会意。从夕,从卜。通常在白天占卜,如在夜里占卜,表明边疆(外)有事。又有人说,因为要在外过夜,故要卜问吉凶。本义:外面;外部)。
2:同本义。与“内”或“里”相对。
3:外表;仪表。
4:表面。
5: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。
6:外地;异乡。
7:母亲、妻子、姐妹或儿女方面的(指亲属)。
8:指外廷臣僚。
9:指地方官。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。
10:以外。
11:又如:外作(正业之外的事);外郡(京都以外的州郡);外埠(本地以外的城镇);外境(国境以外的地区)。
12:外来的。
13:又如:外寇(外来的敌兵);外祟(外来的鬼怪、祸祟);外忧(外来的忧患);外比(外附,勾结外乱)。
14:传统戏曲脚色行当。
15:疏远。关系、感情上保持距离。
16:背离。
17:排斥。
18:抛弃。
19:另外;其他;别的。
20:非正式的,非正规的,不正当的。
yáng
1:(形声。从手,昜(yáng)声。金文字形,像用双手举起“玉”,是会意字。本义:高举)。
2:同本义。
3:假借为“飞”。飞起,升高。
4:通过风或气流处理。
5:提高声音。
6:发扬,发挥。
7:振作,昂扬。
8:显示;夸耀。
9:仰。
10:眉毛及其上下部分。
11:过长过高的树枝。
12:古九州之一 。辖今苏、皖、赣、浙、闽诸省。
13:姓。

丑事外扬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chǒu shì wài yáng)。abcd式组合,丑事外扬意思是:指不光彩的事情被传扬出去,通常指家庭或个人的丑事被外人知道,引发不好的影响。 提醒人们要谨慎处理私事,避免不良影响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