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乱无章的解释
形容事物杂乱,没有条理和章法。
出处
1.
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其为言也,杂乱而无章。”2.
出自清代小说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回:“这些书,杂乱无章,怎的看得了?”寓意
提醒人们保持条理,避免混乱无序的状态。
列子
1.
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书本和衣服,真是杂乱无章。2.
文件堆得杂乱无章,让人找不到需要的资料。3.
她的笔记写得杂乱无章,连自己都看不懂。4.
桌子上的工具摆放得杂乱无章,工作效率大大降低。5.
他的思路杂乱无章,说话总是东一句西一句。6.
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。水桶拿不出许多。往来取水只是~的一阵胡闹。 ★叶圣陶《一桶水》杂乱无章的翻译
德语
unordentlich
日语
雑然と
法语
en désordre
英语
in disarray
杂乱无章的字意分解
zá
1:(形声。从衣,集声。本义:五彩相合)。
2:同本义。
3:混合;搀杂。
4:聚会;聚集。
5:驳杂不纯。
6:众多。
7:交错,交会。
8:都;共同。
9: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,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。
10:传统戏曲角色名。元杂剧、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“杂”,一般扮演杂差、百姓等人物。
luàn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。是“乱”的本字。本义:理丝)。
2:同本义。
3:治理。
4:扰乱;打乱;使乱。
5:淫乱,玩弄。
6:败坏;破坏。
7:为丧事奔忙。
8:烦乱。
9:横渡。
10:昏乱;迷乱。
11:混乱;无秩序。
12:混杂,杂。
13:随意,随便;任意。
14:叛乱;动乱;不安定。
15:又。
16:又。
17:淫乱的事,男女胡乱的性交。
18:危害;祸乱。
19: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。辞赋里用在篇末,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。
mó
1:“南无”(nāmó):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。
wú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。
2:同本义。
3: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。
4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5:不,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。
6:表示劝阻或禁止,可译为“不要”、“别”。
7:未,不曾,没。
8:不必,不值得。
9:
10: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
11: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。
12:用在句首,无义。
13: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。
zhāng
1:(会意。从音十。音指音乐,“十”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,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。本义:音乐的一曲)。
2:同本义。今称“乐章”。
3:棵;根。
4:在绘画或刺绣上,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“章”。
5:红白相间的丝织品。
6:文章。诗歌的段落。亦指文章的段或篇。
7:法规;规章。
8:法律条目。
9:印章。
10:标记;徽章。
11:指旌旗。
12:奏章,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。
13:大木材。
14:彰明,明显,显著。
15:条理化。
16:显示;表明。
17:彰明,表彰。
18:上奏章告发。
19:姓。

杂乱无章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á luàn wú zhāng)。abcd式组合,杂乱无章意思是:形容事物杂乱,没有条理和章法。 提醒人们保持条理,避免混乱无序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