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不出位的解释
形容思维敏捷,超凡脱俗,常用来赞扬某人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。
出处
1.
《易·艮》:“《象》曰:兼山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’”2.
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,原文为“吾思不出其位”。后演变为“思不出位”以形容思维的独特性。寓意
鼓励人们打破常规,勇于创新,追求独特的思维方式。
列子
1.
他在设计新产品时,总是思不出位,常常带来惊喜。2.
她的绘画风格思不出位,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。3.
这次比赛中,他的解题方法思不出位,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。4.
在团队讨论中,他总是能提出思不出位的建议,推动项目进展。5.
她的小说情节思不出位,吸引了大量读者。6.
~,则虑周也。 ★章炳麟《分镇》思不出位的翻译
德语
aus dem Rahmen denken
日语
枠にとらわれない思考
法语
penser hors des sentiers battus
英语
think out of the box
思不出位的字意分解
sī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囟(xìn),囟亦声。囟脑子。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。本义:思考,想;考虑)。
2:同本义。
3:思慕;想念。
4:悲伤,哀愁。
5:思想,思绪,心情。亦指构思。
6:特指创作的构思。
7:诉讼
8:诗体的一种。
9:语气词。用于语首,无实义。
10: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
sāi
1:多胡须的样子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chū
1:(象形。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。本义:长出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出入的“出”。出去,出来,与“入”相对。
4:出现;显露。
5:生产;产生。
6:高出;超出。
7:使出;拿出;取出。
8:发出,发布。
9:逃亡。
10:经过,穿过 。 如:出边(渡越边境)。
wèi
1:(会意。从人立。人站在朝廷上。本义: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)。
2:同本义。
3:位置;方位。
4:职位;地位。
5: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。
6:占据其应有的位置。
7:立,站。
8:引申为居,处。
9:姓。

思不出位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sī bù chū wèi)。abcd式组合,思不出位意思是:形容思维敏捷,超凡脱俗,常用来赞扬某人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。 鼓励人们打破常规,勇于创新,追求独特的思维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