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加思索的解释
形容做事或说话时不经过思考,非常草率。
出处
1.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5回:“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,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,只见不加思索,援笔立就,呈上。”2.
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九回:'公不加思索,便欲举兵。'寓意
提醒人们做事要经过深思熟虑,避免草率行事带来的不良后果。
列子
1.
他不加思索地答应了朋友的请求,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。2.
她不加思索地买下了那个昂贵的包,后来后悔不已。3.
他不加思索地回答了问题,结果答错了。4.
小明不加思索地冲进了考场,结果忘记带准考证。5.
她不加思索地答应了那个邀约,后来才发现是个骗局。6.
巴金《春》:“‘这讨厌的东西,我倒想把他剪掉。’淑英~地答道。”不加思索的翻译
德语
ohne nachzudenken
日语
考えずに
法语
sans réfléchir
英语
without thinking
不加思索的字意分解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jiā
1:(会意。从力,从口。本义:添枝加叶说假话、虚报)。
2:同本义。
3:增加。
4:放在上面,加上。
5:施加;强加。
6:凌驾,侵凌。
7:表示程度,相当于“更加”,“愈加”。
8:益处;好处。
9:姓。
sī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囟(xìn),囟亦声。囟脑子。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。本义:思考,想;考虑)。
2:同本义。
3:思慕;想念。
4:悲伤,哀愁。
5:思想,思绪,心情。亦指构思。
6:特指创作的构思。
7:诉讼
8:诗体的一种。
9:语气词。用于语首,无实义。
10: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
sāi
1:多胡须的样子
suǒ
1:(会意。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。于省吾认为是绳索。本义:大绳子)。
2:同本义 。后泛指各种绳索。
3:法度。
4:中国古地名 。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。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、索之间的索,即此地。
5:索县 。中国汉代建立的县,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。属武陵郡,顺帝时更名汉寿。今为湖南汉寿县。
6:搜索。
7:寻求;探索。
8:挑选。
9:求取,讨取。
10:须,应,得。
11:捻绳使紧。
12:独自,孤单。
13:涕泪流出貌。
14:索性;干脆。
15:尽;空。
16:古时民间计量单位,十丈为一索。

不加思索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ù jiā sī suǒ)。abcd式组合,不加思索意思是:形容做事或说话时不经过思考,非常草率。 提醒人们做事要经过深思熟虑,避免草率行事带来的不良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