跬步不离 kuǐ bù bù lí

abac式
拼音kuǐ bù bù lí
注音ㄎㄨㄟˇㄅㄨˋㄅㄨˋㄌㄧˊ
繁体跬步不離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跬步不离的解释
形容两人关系亲密,寸步不离,形影不离。
出处

1.

《宋史·包恢传》:“因责子侍养跬步不离,僧无由至。”

2.

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'跬步不离,咫尺不舍。'
寓意
强调友情或爱情的深厚,表现出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。
列子

1.

小明和小红从小一起长大,跬步不离,成了大家眼中的黄金搭档。

2.

这对双胞胎姐妹跬步不离,做什么事情都在一起。

3.

他们俩是好朋友,跬步不离地参加各种活动。

4.

在学校里,跬步不离的他们总是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。

5.

这对情侣跬步不离,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。

6.

三宝四宝又甚相爱,稍长即~,小家不知别嫌疑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

跬步不离的翻译
德语
untrennbar
日语
離れがたい
法语
inséparables
英语
inseparable
跬步不离的字意分解
kuǐ
1:(形声。从足, 圭声。本义: 古代的半步) 古时称人行走, 举足一次为跬, 举足两次为步, 故半步叫“跬”。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,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。本义:行走)。
2:同本义。
3:按照,跟着;跟随。
4:推算;测算。
5:脚步,步伐。
6:古时一举足叫跬(半步);两足各跨一次叫步。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。
7:步兵(诸兵种之一)。
8:时运,命运。
9:埠 ,水边停船处。
10:长度单位,历代不一,周代以八尺为一步,秦代以六尺,为一步。
11: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1:(形声。从隹(zhuī),表示与鸟类有关,离声。“离”是“鹂”的本字,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。本义:鸟名。即黄鹂,也称仓庚,鸣声清脆动听)。
2:同本义。
3:长离,传说中的凤鸟,比喻有才华的人。
4:八卦之一,象征火。
5: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。
6: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。
7:山棃。
8:香草。
9:离假借为“剺”。离开;离别。
10:分散,离散。跟 “合”相对。
11:假借为“罹”。遭受。
12:割取。
13:断绝;判别。
14:违背,背离。
15:距离;相距。
16:又。
17:罗列,陈列。
18:经历。
19:附丽,附着。
20:二,两;双。
21:又。
22:成双,成对。
23:姓。

跬步不离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kuǐ bù bù lí)。abac式组合,跬步不离意思是:形容两人关系亲密,寸步不离,形影不离。 强调友情或爱情的深厚,表现出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