跷足抗手 qiáo zú kàng shǒu

abac式
拼音qiáo zú kàng shǒu
注音ㄑㄧㄠㄗㄨˊㄎㄤˋㄕㄡˇ
繁体蹺足抗手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跷足抗手的解释
形容一种轻松自在、悠闲自得的姿态,通常指人跷着脚,双手交叉地靠着或支撑着。
出处

1.

明·张居正《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》:“今天子基命宥密,孰与成王贤,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,薄海内外皆跷足抗手,歌颂盛德。”

2.

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:'跷足抗手而笑曰:吾知其所以生矣。'
寓意
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,强调享受当下的乐趣。
列子

1.

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,跷足抗手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。

2.

假期里,她在海边跷足抗手地读着小说,非常惬意。

3.

小明在家中跷足抗手地玩着游戏机,显得非常放松。

4.

周末的下午,他跷足抗手地在阳台上喝茶,享受着悠闲时光。

5.

朋友聚会时,大家跷足抗手地聊着天,气氛非常轻松。

跷足抗手的翻译
德语
die Füße hochgelegt und die Hände gekreuzt
日语
足を上げて手を組む
法语
les pieds en l'air et les mains croisées
英语
with feet up and hands crossed
跷足抗手的字意分解
qiāo
1:(形声。从足,尧声。本义:举足)。
2:同本义。
3:踮起脚后跟。
4:跛。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方口象膝,下面的“止”即脚,合起来指整个脚。本义:脚)。
2:(同本义。秦汉以前,“足”和’趾”都表示“脚”;“脚”表示小腿。魏晋以后,三者都表示脚,但在书面语中,多用“足”)。
3:支撑器物的脚。
4:充实;完备;足够。
5:富裕的。
6:使满足。
7:重视。
8:止。
9:完成。
10:值得。
kàng
1:(形声。从手,亢声。本义:抵抗,抵御)。
2:同本义。
3:抗拒;拒绝。
4:匹敌,抗衡。
5:举起。
6:高;大
7:刚正不阿;高尚。
shǒu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伸出五指形。本义:人体上肢的总称,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)。
2:同本义。
3: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。
4:笔迹。
5:手艺;本领。
6:亲自,亲手。
7:拿着,执持。
8:用手击杀。
9:取。

跷足抗手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qiáo zú kàng shǒu)。abac式组合,跷足抗手意思是:形容一种轻松自在、悠闲自得的姿态,通常指人跷着脚,双手交叉地靠着或支撑着。 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,强调享受当下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