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容土貌的解释
形容土地的颜色和外观呈现出灰暗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荒凉或贫瘠的景象。
出处
1.
元·钟嗣成《一枝花·自序丑斋》:“空自胸藏锦绣,口唾珠玑,争奈灰容土貌,缺齿重颏。”2.
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四月》中的'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。先祖匪人,胡宁忍予?',后世引申为对土地状态的描述。寓意
提醒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,防止土地荒漠化。
列子
1.
经过多年的开采,这片土地已经变得灰容土貌。2.
远处的山丘因为缺少植被,看起来一片灰容土貌。3.
他回到故乡,发现曾经的绿地如今已是灰容土貌。4.
在沙漠边缘,土地呈现出一种灰容土貌的景象。5.
由于环境污染,这片区域逐渐变成了灰容土貌。6.
我这~怎么见人?灰容土貌的翻译
德语
grau und öde
日语
灰色で荒涼とした
法语
gris et désolé
英语
gray and desolate
灰容土貌的字意分解
huī
1:(会意。从手,从火。意思是火已熄灭,可以用手去拿。本义:火灰)。
2:同本义。
3:灰尘。
4:灰浆。
5:灰色。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。
6:烧毁;燃烧。
róng
1:(会意兼形声。小徐本“从宀,谷(gǔ)。”大徐本看作会意。“宀”是房屋,“谷”是空虚的山洼,都有盛受的意思。本义:容纳)。
2:同本义。
3:宽容。
4:允许,许可。
5:收留。
6:应当。
7:等待,待。
8:需要。
9:假借为“用”。使用。
10:仪容;容貌,容颜(容貌神色)。
11:模式,样式。
12:法则,规律。
13:礼仪;礼法。
14:一种佩饰用的刀。
15:古州名 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,邻接广东省。汉属合浦县,晋初置荡昌县,属合浦郡,梁改为阴石县,并置阴石郡,陈改为奉化县,隋改为普宁县,宋为容州,元为容州路,后降为州,明改为容县,属梧州府。
16:常绿乔木。
17:适宜,合宜。
18:表示反问。难道;岂。
19:姓。
tǔ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土块,下象地面。金文中空廓变填实,小篆又变为线条。本义:泥土,土壤)。
2:同本义。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潮湿时称泥土,地质学上称土壤。
3:土地。
4:领土,国土。
5:田。
6:中医学上指脾。
7:土地神
8: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。自称“蒙古勒”或“蒙古尔孔”(意为蒙古人),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。
9:测量土地。
10:吐。
11:姓。
mào
1:(形声。从豹省,皃(mào)声。本作“皃”,从“人白”,象人面形。儿,古文“人”字。本义:面容,相貌,容貌)。
2:同本义(外在的仪表,生就的形象)。
3:外表的形象,外观。
4:神态,面部神情。
5:细微的丝。
6:表面上。

灰容土貌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huī róng tǔ mào)。abcd式组合,灰容土貌意思是:形容土地的颜色和外观呈现出灰暗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荒凉或贫瘠的景象。 提醒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,防止土地荒漠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