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所适从的解释
形容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个意见或不知道该怎么办,感到迷茫、困惑。
出处
1.
明·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或拟议不定,靡所适从。”2.
出自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,原文为“蕃曰:‘主上幼冲,国事靡所适从。’”寓意
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,寻找解决办法。
列子
1.
面对众多选择,小明感到靡所适从,不知道该选哪一个。2.
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,她感到靡所适从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3.
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,他感到靡所适从,无法集中注意力。4.
在众多职业选择中,他感到靡所适从,不知道哪一个更适合自己。5.
面对朋友之间的争吵,她感到靡所适从,不知道该如何劝解。6.
明·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或拟议不定,靡所适从。”靡所适从的翻译
德语
ratlos
日语
途方に暮れる
法语
désemparé
英语
at a loss
靡所适从的字意分解
mí
1:水边,河岸。
2:浪费。
3:消失。
4:烂。
5:切磋,研究。
6:摩擦,接触。
mǐ
1:(形声。从非,麻声(mǐ)。本义:无;没有)。
2:同本义 。
3:散乱;顺风倒下。
4:细腻;细密。
5:华丽,美好。
6:缓。
suǒ
1:(形声。从斤,户声。斤,斧子。(hǔ)本义:伐木声)。
2:“所”假借为“处”。处所;地方。
3:地方。
4: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。如:物理所;农民问题研究所。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。如:派出所;招待所;指挥所。
5:着落;结果。
6:表示结构。
7:与后面的动词结合,构成名词性结构。
8: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,相当于“之”、“的”。
9: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,多与“唯”字配合使用,相当于“是”。
10:与“为”呼应,构成“为…所…”句式,表示被动。
11:与介词“从”“由”“自”结合,组成所字结构,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、原因、对象等。
12:和介词“以”组成“所以”这一短语,根据“以”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,有不同的意思。
13:用于山、岛等物,相当于“座”。
14:用于建筑物。
15:尚,还。
16:大约 。用在数量词后面,表示大概的数目。
17: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何”、“什么”。
18:宜,适宜的,为其所需的。
19:许多的,多种的。
20:可以的。
shì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啻(chì)声。本义:往,到)。
2:同本义。
3:归向。
4:女子出嫁。
5:符合,适合。
6:遇。
7:舒适,满足。
8:正好,恰好。
9:偶而,偶然。
10:刚刚;方才。
11:如果,假如,假定。
12:辟领,古丧服之领。系开丧服而成。一说通“积”。
có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:随行,跟随)。
2:同本义。
3:顺从;依从。
4:》。
5:参与其事。
6:自,由 ——用作虚词,表示起点。
7:因由。
8:堂房亲属。
9:言词顺畅的。

靡所适从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í suǒ shì cóng)。abcd式组合,靡所适从意思是:形容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个意见或不知道该怎么办,感到迷茫、困惑。 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,寻找解决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