谗口铄金的解释
形容谗言的威力极大,能使金属熔化,比喻谗言足以毁坏忠良。
出处
1.
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丁亥,谗口铄金,太行千盘,横起人面。”2.
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'谗口嚼金,积毁销骨。'寓意
警示人们要提防谗言,谨慎对待小人的阴谋,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。
列子
1.
公司里谗口铄金,小李被谣言搞得焦头烂额。2.
谗口铄金,导致原本和睦的家庭出现了裂痕。3.
谗口铄金,使得原本信任的朋友之间产生了误会。4.
谗口铄金,让原本优秀的员工被冤枉辞退。5.
谗口铄金,使得原本团结的团队内部出现了矛盾。谗口铄金的翻译
德语
Verleumdung kann Gold schmelzen
日语
讒言は金を溶かす
法语
la calomnie peut fondre l'or
英语
slander can melt gold
谗口铄金的字意分解
chán
1:(形声。从言,毚(chán)声。本义:说别人的坏话) 同本义。
2:说别人坏话的人。
3:谗言,陷害别人的坏话。
4:又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shuò
1:(形声。从金,乐声。本义:熔化)。
2:同本义。
3:销毁。
4:削弱。
5:渗入。
6:明亮,光明。
jīn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。从人(表示覆盖),从土,从二。从“土”,表示藏在地下;从“二”,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。本义:金属)。
2: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。
3:金属的制品,可省称为金。
4:刀、剑、箭等兵器。
5:犁铧头。
6:钏、镯一类妆饰品。
7:化学元素名。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,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,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;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,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;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(如金币、首饰、金牙)而加入铜、银、锌、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。
8:钱财;货币。
9:星名。金星的简称。
10:朝代名 。公元1115年—1234年,共历九帝,统治中国北部120年。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,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省阿城南),先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等地,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11:古州名 。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。
12:古代货币单位。
13:金黄色,亚麻色,尤用指头发。
14:比喻声音美妙。
15:姓。

谗口铄金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chán kǒu shuò jīn)。abcd式组合,谗口铄金意思是:形容谗言的威力极大,能使金属熔化,比喻谗言足以毁坏忠良。 警示人们要提防谗言,谨慎对待小人的阴谋,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