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仁行义 xiū rén xíng yì

abac式
拼音xiū rén xíng yì
注音ㄒㄧㄡㄖㄣˊㄏㄤˊㄧˊ
繁体修仁行義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修仁行义的解释
形容人品德高尚,行为正直,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事作风。
出处

1.

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:“汤、武之王,乃由契、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,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,犹以为未可,其后乃放弒。”

2.

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:'修己以敬,修己以安人,修己以安百姓。' 后人引申为修身养性,行为合乎道义。
寓意
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的正直,倡导高尚的品德和正义的行为准则。
列子

1.

他总是默默地帮助有需要的人,大家都称赞他修仁行义。

2.

在学校里,老师总是以修仁行义来教育学生。

3.

她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被大家称为修仁行义的典范。

4.

面对诱惑,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,体现了修仁行义的精神。

5.

爷爷一生修仁行义,深受邻里敬重。

6.

今边境无事,正宜~,尚于无为,令家给人足,安业乐产。 ★蔡东藩《后汉演义》第三十二回

修仁行义的翻译
德语
Tugend pflegen und Gerechtigkeit üben
日语
徳を修め義を行なう
法语
cultiver la vertu et pratiquer la justice
英语
cultivate virtue and practice righteousness
修仁行义的字意分解
xiū
1:(形声。从彡(shān),攸(yōu)声。“彡”有装饰义。本义:修饰,装饰)。
2:同本义。
3:整修;修理。
4:兴建;建造。
5:整治。
6:实行;从事某种活动。
7:编纂;撰写;写。
8:设。置备。
9:循;遵循。
10:修订,修改,改正。
11:长。
12:高;大。
13:善;美好。
14:致送师长的酬金。
15:姓。
rén
1:(会意。从人,从二。右边的二是重文。本义:博爱,人与人相互亲爱)。
2: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。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。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。
3:有德者之称。
4:旧指有仁德的人。
5: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,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。
6:完美的道德。
7:仁政。
8:恩惠。
9:同情, 怜悯。
10:人。
11:古县名。
12:水名。
13:等于8尺(一说7尺,也有说5.6尺或4尺的)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
14:温润。
15:亲爱。
16:同情;怜悯。
17:思念。
18:姓。
háng
1:(象形。本义:道路)。
2:同本义。
3:直排为行,横排为列。
4:军队编制,二十五人为一行。
5:队伍,军队。
6:行业。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,后亦泛指职业。
7:辈分。
8:连续贯穿。
9:这里 ——表示处所。
10:那里 ——表示处所。
hàng
1:刚强。
héng
1:——“道行”(dàohéng):僧道修行的功夫,比喻技能本领。
xíng
1:(会意。从彳,从亍。本义:走路,行走)。
2:同本义。
3:出游;出行;出动。
4:运行。
5:流动,流通。
6:流行;流传。
7:做;从事某种活动。
8:实施。
9:离开。
10:路程。
11:道理,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12:行为。
13:品行。
14:即将…。
15:姓。
1:(“仪”的古字)。
2:仪容;状貌。
1: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“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“羊”表祭牲。本义: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。
2:同本义。
3:情谊。
4:意义;意思。
5:名义上的。
6:善;美。
7:姓。

修仁行义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iū rén xíng yì)。abac式组合,修仁行义意思是:形容人品德高尚,行为正直,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事作风。 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的正直,倡导高尚的品德和正义的行为准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