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不同科 lì bù tóng kē

abcd式
拼音lì bù tóng kē
注音ㄌㄧˋㄅㄨˋㄊㄨㄥˊㄎㄜ
繁体力不同科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力不同科的解释
比喻两种或多种事物或情况不相同,强调差异性。
出处

1.
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

2.

出自《汉书·王莽传》:'力不同科,不可以相假。'原意是指能力不同,不能互相替代。
寓意
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,提醒人们在比较和选择时要注意区别。
列子

1.

他的学习方法和我的力不同科,所以我们各有各的优点。

2.

这两个方案的效果力不同科,需要仔细比较后再决定。

3.

他们的兴趣爱好力不同科,因此很难找到共同的活动。

4.

这两种食材的味道力不同科,不能简单地混合使用。

5.

他们的生活方式力不同科,一个喜欢运动,一个喜欢读书。

力不同科的翻译
德语
von Natur aus unterschiedlich
日语
性質が異なる
法语
différents par nature
英语
different in nature
力不同科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耒形,有柄有尖,用以翻地。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。“力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体力,力气)。
2:同本义。
3:力量。
4:能力。
5:威力;权势。
6:劳役;仆役。
7:本指制法成治之功,后泛指功劳。
8:兵士。
9:勤;致力,努力;从事于。
10:役使。
11:尽力,竭力。
12: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tóng
1:(会意。从冃,从口。冃(mào),重复。本义:聚集)。
2:同本义。
3:相同,一样,共同(侧重于同样,齐一)。
4:参与;一起干某事。
5:共,共一个。
6:齐一;统一。
7:共同。到一处。
8: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。每隔十二年,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“同”。
9: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地方百里为同。
10: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。
11:引进共同行动者 。
12:给,为。
13:和,表示并列关系 。
14:姓。
tòng
1:——见“胡同”hútòng。
1:(会意。从禾,从斗。“斗”的意思是“量”。合起来指衡量、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。本义:品类,等级)。
2:同本义。
3:法令;刑律。
4: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。
5:条款;段落。
6: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。
7:坎;坑。
8:课税,征税。
9:空虚。

力不同科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lì bù tóng kē)。abcd式组合,力不同科意思是:比喻两种或多种事物或情况不相同,强调差异性。 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,提醒人们在比较和选择时要注意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