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迹罕至的解释
形容人很少到的地方,强调偏僻和荒凉。
出处
1.
汉·荀悦《汉纪·孝武纪二》:“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地,舟车不通,人迹罕至。”2.
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终南别业》中的“人迹板桥霜”,后演变为“人迹罕至”。寓意
提醒人们在追求宁静和自然的同时,也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。
列子
1.
我们决定去那片人迹罕至的森林探险,享受大自然的宁静。2.
他喜欢在人迹罕至的海滩上散步,享受独处的时光。3.
这座小岛人迹罕至,是一个完美的度假胜地。4.
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发现了一个古老的遗迹。5.
她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小路上骑行,感受着与世隔绝的美好。6.
它们所以不被人知,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~、交通阻隔的地方。 ★冯牧《瀑布之歌》人迹罕至的翻译
德语
selten von Menschen besucht
日语
人跡稀少
法语
rarement visité par les gens
英语
rarely visited by people
人迹罕至的字意分解
rén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侧面站立的人形。“人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)。
2:同本义。
3:某人;某种人;某些人。
4:别人,他人。
5:民,百姓。
6:指成年人。
7:伴侣。
8:果仁
9:仁爱。
10: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。
jì
1:同本义。
2:留下的印子。
3:前人留下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。
4:功劳。
5:追踪;追寻。
hǎn
1:(古字为爳”。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网,干声。本义:捕鸟用的长柄小网)。
2:同本义。
3:旌旗名。
4:稀;少。
zhì
1:(象形。从一,一犹地,指事,不去而下来。古文从土,上亦象飞下之形。尾上首下。本义:到来,到达)。
2:同本义(上古时期多用“至”,中古时期多用“到”)。
3:来;去。
4: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。犹言最好、最高、最大。
5:深。
6:得当;恰当。
7:真挚;诚挚。
8:周到。
9:大。
10:极;最。
11:一定;必。
12:竟,竟然。
13:夏至、冬至的简称。
14:至道。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。
15:道德高尚的人;圣人。
16:准则。
17:乃;乃至;以至。
18:至于,甚至于 ——用于说完一事时,又另外提出一事。转折相连。
19:到…时候。

人迹罕至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rén jì hǎn zhì)。abcd式组合,人迹罕至意思是:形容人很少到的地方,强调偏僻和荒凉。 提醒人们在追求宁静和自然的同时,也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