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耿于心 gěng gěng yú xīn

abac式
拼音gěng gěng yú xīn
注音ㄍㄥˇㄍㄥˇㄍㄥˇㄍㄥˇㄩˊㄒㄧㄣ
繁体耿耿耿耿于心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耿耿于心的解释
形容对某事一直耿耿于怀,难以释怀。
出处

1.

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原句为“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今臣与公虽有小忿,然效命于前,公岂以此而忘公乎?”
寓意
提醒人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执念,保持内心的平静。
列子

1.

小明因为考试失利而耿耿于心,决定更加努力学习。

2.

她对朋友的背叛耿耿于心,始终无法原谅。

3.

他因为没有完成父亲的遗愿而耿耿于心。

4.

因为一次失败的比赛,他耿耿于心,决定重新训练。

5.

她对那次误会耿耿于心,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。

6.

所惜者,幼为奴隶学问所误,于国民责任,未有分毫之尽,以是~,不能自解。 ★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五回

耿耿于心的翻译
德语
etwas nicht loslassen können
日语
何かを手放せない
法语
être incapable de se défaire de quelque chose
英语
to be unable to let go of something
耿耿于心的字意分解
gěng
1:(形声。从火,圣(shèng)省声。本义:耳贴于颊)。
2:同本义。
3:明亮,光明。
4:心情不安;悲伤。
5:刚直。
6:气忿时头面上血管膨胀,红筋暴露的样子。
gěng
1:(形声。从火,圣(shèng)省声。本义:耳贴于颊)。
2:同本义。
3:明亮,光明。
4:心情不安;悲伤。
5:刚直。
6:气忿时头面上血管膨胀,红筋暴露的样子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。本义:超过)。
2:往;去。
3:取。
4:如;好像。
5:引进动作、行为的时间、处所,意义相当于“在”、“到”或“在…方面(上、中)”。
6:引进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向”、“对”、“对于”。
7:在被动句中,引进动作、行为的主动者,相当于“被”。
8:引进比较对象,意思相当于“比”。
9:词缀。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不必译出。
10:
11:姓。
xīn
1: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。
2:同本义。
3:内心。
4: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。
5:思想。
6:中心,中央。
7:又。

耿耿于心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gěng gěng yú xīn)。abac式组合,耿耿于心意思是:形容对某事一直耿耿于怀,难以释怀。 提醒人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执念,保持内心的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