袅袅不绝 niǎo niǎo bù jué

aabb式
拼音niǎo niǎo bù jué
注音ㄋㄧㄠˇㄋㄧㄠˇㄋㄧㄠˇㄋㄧㄠˇㄅㄨˋㄐㄩㄝˊ
繁体裊裊裊裊不絶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袅袅不绝的解释
形容声音、气味等细微而持续不断。
出处

1.
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”

2.

唐代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'间关莺语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。冰泉冷涩弦凝绝,凝绝不通声暂歇。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鸣。曲终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如裂帛。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。感我此行多不遇,早晚复西归。胡琴琵琶与羌笛,绕船三日不绝声。' 其中'绕船三日不绝声'即为'袅袅不绝'的出处。
寓意
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持久欣赏和留恋之情。
列子

1.

音乐会上,观众们听着小提琴的旋律,袅袅不绝,沉醉其中。

2.

她在厨房里炒菜,香味袅袅不绝,让人垂涎欲滴。

3.

夜晚,虫鸣声袅袅不绝,营造出宁静的氛围。

4.

山谷中的回声袅袅不绝,仿佛在诉说古老的故事。

5.

他轻轻地吹着笛子,乐声袅袅不绝,令人心旷神怡。

6.

那声气哗啦哗啦,又像风涛澎,又像狼吞虎咽,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,忽高忽低,~。 ★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五章

袅袅不绝的翻译
德语
anhaltend und endloses
日语
たえず続く
法语
persistant et sans fin
英语
lingering and endless
袅袅不绝的字意分解
niǎo
1:以系带系马。代称马名。
2:缭绕;缠绕。
3:吹拂。
4:柔弱细长的样子。
niǎo
1:以系带系马。代称马名。
2:缭绕;缠绕。
3:吹拂。
4:柔弱细长的样子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jué
1:(会意。从糸(mì),表示与线丝有关,从刀,从卩(人)。表示人用刀断丝。本义:把丝弄断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断,断绝。
4:割断;切断。
5:气息中止;晕死。
6:断根,无后代。
7:横渡;穿越。
8:落。
9:杜绝;摒弃。
10:停止。
11:竭;尽。
12:才技特异,独一无二。
13:距离远、隔绝难通的。
14:绝对;全然 ——用在否定词前面。
15:极,最。
16: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。
17:罢了,了。

袅袅不绝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niǎo niǎo bù jué)。aabb式组合,袅袅不绝意思是:形容声音、气味等细微而持续不断。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持久欣赏和留恋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