瞎马临池的解释
比喻人临事慌张,缺乏应变能力。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,形容刘备在长坂坡的慌乱状态。
出处
1.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2.
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'备大惊,弃妻子,单骑而走,仅免。时关羽与张飞断后,羽曰:“吾主如此,吾将奈何?”羽遂于长坂坡前独战吕蒙军,飞亦于当阳桥头独战曹军,二人皆大败,备遂走。时人谓之“瞎马临池”。'寓意
告诫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,不要慌张失措。
列子
1.
考试时他紧张得瞎马临池,连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。2.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他显得瞎马临池,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。3.
在比赛的关键时刻,他瞎马临池,错失了绝佳的得分机会。4.
第一次上台演讲,她瞎马临池,说话结结巴巴。5.
看到蛇,他吓得瞎马临池,赶紧逃跑。6.
夜行无烛,~,今日大患,莫大于昧。 ★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瞎马临池的翻译
德语
in Panik geraten
日语
パニックに陥る
法语
pris de panique
英语
panic-stricken
瞎马临池的字意分解
xiā
1:(形声。从目,害声。本义:一目失明)。
2:同本义。
3:双目失明。
4:形容糊涂,不明事理。
5:虚构;捏造。
6:盲目地;胡乱地。
7:徒然;白白地。
mǎ
1:(象形。早期金文字形,象马眼、马鬃、马尾之形。“马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家畜名)。
2: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。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,用作驮畜、挽畜和乘骑;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,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,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(如体型较大,蹄子较大,颈稍呈弓形,头小,耳短)。
3:“码”的古字。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。近世也用以计数。
4:驾着马。
5:姓。
lín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人,左上角象人的眼睛,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。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。本义:从高处往低处察看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从上监视着。
4:面对(上对下,尊对卑)。
5:碰上, 逢着。
6:到,至。后常用作敬辞。
7:又。
8:攻伐;胁制。
9: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。
10:治理、管理、统治 。
11:靠近,逼近(多用于上对下,强对弱)。
12:在…之前,在即将…的时候。
lìn
1:哭(很多人哭,或聚众哭,为丧事而悲痛哭泣)。
chí
1:(形声。从水,也声。本义:水停积处)。
2:水塘。
3:护城河 。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,通常注满水。
4: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。
5:衣被等物的缘饰。
6:姓。

瞎马临池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xiā mǎ lín chí)。abcd式组合,瞎马临池意思是:比喻人临事慌张,缺乏应变能力。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,形容刘备在长坂坡的慌乱状态。 告诫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,不要慌张失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