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的解释
形容人非常吝啬,舍不得花钱,连一毛钱都不愿意拔出来。
出处
1.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2.
出自明代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'你这般一个大财主,肯拔一毛以济人乎?'寓意
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吝啬,要懂得适时慷慨和分享。
列子
1.
他平时对朋友一毛不拔,难怪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出去玩。2.
这个老板对员工福利一毛不拔,导致员工士气低落。3.
她虽然很有钱,但对慈善事业一毛不拔,实在让人失望。4.
邻居家的小孩想要借一本书,他却一毛不拔地拒绝了。5.
公司聚餐时,他总是对AA制一毛不拔,让大家觉得很不爽。6.
沈姑娘,你也太拿老了!叫我们管山吃山,管水吃水,都象你这~,我们喝西北风。 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一回一毛不拔的翻译
德语
geizig
日语
けち
法语
avare
英语
penny-pinching
一毛不拔的字意分解
yī
1:(指事。“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数词。大写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。
2:同本义。
3:序数的第一位。
4: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。
5: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。
6:全;满。
7:统一。
8:专一。
9:都,一概。
10:一经。
máo
1:(象形。金文字形。“毛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毛”的字多与皮毛有关。本义:眉毛、头发、兽毛)。
2:同本义。
3:鸟的羽毛。
4:草木;五谷。
5:小,微不足道。多用于贬义。
6:发慌。
7:姓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bá
1:(形声。从手,犮(bó)声。本义:拔起,拔出)。
2:同本义。
3:又。
4:又。
5:选拔;提拔。
6:突出;超出。
7:突起。
8:攻取。
9:移动。

一毛不拔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 máo bù bá)。abac式组合,一毛不拔意思是:形容人非常吝啬,舍不得花钱,连一毛钱都不愿意拔出来。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吝啬,要懂得适时慷慨和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