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来往往 lái lái wǎng wǎng

abab式
拼音lái lái wǎng wǎng
注音ㄌㄞˊㄌㄞˊㄌㄞˊㄌㄞˊㄨㄤˇㄨㄤˇㄨㄤˇㄨㄤˇ
繁体來來來來往往往往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来来往往的解释
形容人来人往,非常热闹繁忙的景象。
出处

1.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3回:“两个在阵前,来来往往,番番复复,搅做一团,扭做一块。”

2.

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:'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' 后人用'来来往往'形容人多而忙碌。
寓意
描述人群或车辆的频繁活动,强调环境的热闹和繁忙。
列子

1.

商场周末总是来来往往的顾客,非常热闹。

2.

公园里来来往往的游人,让这里充满了生机。

3.

街上车辆来来往往,交通显得有些拥堵。

4.

学校放学后,来来往往的学生使得校门口非常热闹。

5.

火车站里来来往往的旅客,让这里显得格外繁忙。

6.

只见街坊上~,许多人挤在间壁一个庵院门首,尉迟南问土人为着何事。 ★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3回

来来往往的翻译
德语
kommen und gehen
日语
行き来り
法语
venir et aller
英语
coming and going
来来往往的字意分解
lái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麦子形。本义:麦。小麦叫“麦”,大麦叫“麰”(或写作“牟”))。
2:同本义。
3:未来,将来。
4:由彼至此;由远到近。与“去”、“往”相对。
5:归,回来,返回。
6:归服;归顺。
7:招来;招致。后多作“徕”。
8:表示动作的趋向。
9:赐予。
10:赐予。
11:这。
12:无义,译作“了”,“吧”,或不译。
13:以来,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。
14:用于句尾。
15:姓。
lài
1:慰劳。
lái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麦子形。本义:麦。小麦叫“麦”,大麦叫“麰”(或写作“牟”))。
2:同本义。
3:未来,将来。
4:由彼至此;由远到近。与“去”、“往”相对。
5:归,回来,返回。
6:归服;归顺。
7:招来;招致。后多作“徕”。
8:表示动作的趋向。
9:赐予。
10:赐予。
11:这。
12:无义,译作“了”,“吧”,或不译。
13:以来,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。
14:用于句尾。
15:姓。
lài
1:慰劳。
wǎ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止,从土。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。本义:去,到…去)。
2:同本义。
3:彼此间来往。
4:亡去。
5:给予,送。
6:归向。
7:昔时;过去。
8:死者。
9:后;以后。
10:外,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。
11:同“望”。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,相当于“朝”、“向”。
wǎ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止,从土。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。本义:去,到…去)。
2:同本义。
3:彼此间来往。
4:亡去。
5:给予,送。
6:归向。
7:昔时;过去。
8:死者。
9:后;以后。
10:外,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。
11:同“望”。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,相当于“朝”、“向”。

来来往往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lái lái wǎng wǎng)。abab式组合,来来往往意思是:形容人来人往,非常热闹繁忙的景象。 描述人群或车辆的频繁活动,强调环境的热闹和繁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