佯狂避世的解释
佯装癫狂以逃避世俗事务,形容一种超脱世俗、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。
出处
1.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》卷十中:“费贻,字奉君,南安人也。公孙述时,漆身为厉,佯狂避世。”2.
出自《庄子·人间世》,原文为“佯狂避世”,表达了庄子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的态度。寓意
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,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。
列子
1.
张三厌倦了都市的喧嚣,选择佯狂避世,隐居山林。2.
李四在公司压力过大后,佯狂避世,过起了田园生活。3.
王五对社会的复杂感到厌烦,佯狂避世,远离尘嚣。4.
赵六因不满世俗的束缚,佯狂避世,享受宁静的生活。5.
孙七在经历了人生变故后,佯狂避世,寻找内心的平静。6.
少不得借鉴着~,放浪形骸,以为遮饰地步。 ★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一回佯狂避世的翻译
德语
Vortäuschen von Wahnsinn, um der Welt zu entkommen
日语
狂気を装って世を避ける
法语
feindre la folie pour échapper au monde
英语
feign madness to escape the world
佯狂避世的字意分解
yáng
1:(形声。从人,羊声。本义:假装) 同本义。
kuáng
1:(形声。本义:狗发疯)。
2:同本义。也指狗发疯。
3:引申指“人的精神失常”,“疯癫”。
4:狂妄。
5:狂放,任性放荡。
6:凶猛。
7:汹涌。
8:欺骗。
9:(wǎng)。去。
bì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辟声。本义:躲开,回避)。
2:同本义。
3:离去。
4:逊让 如:避让(谦让;辞让);避贤(让贤);避荣(辞让荣华);避路(让路)。
5:隐藏。
shì
1: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“止”上加三个圆点,表三十年;止,到此为止。本义:三十年)。
2:同本义。
3:父子相继为世。一代(古礼规定,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,产生新一代)。
4:一生;一辈子。
5:人世,世间;世界。
6:时代;朝代。
7:岁;年。
8:世俗。
9:后嗣;后人。
10:家世。
11:世族。
12:有世交关系,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。
13:指嫡长。
14:大的。
15:既然,已经。
16:从来;终归。
17:永远。
18:姓。

佯狂避世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yáng kuáng bì shì)。abac式组合,佯狂避世意思是:佯装癫狂以逃避世俗事务,形容一种超脱世俗、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。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,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