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横无理 mán hèng wú lǐ

abcd式
拼音mán hèng wú lǐ
注音ㄇㄢˊㄏㄥˊㄇㄛˊㄌㄧˇ
繁体蠻横無理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蛮横无理的解释
形容态度蛮横,言行不讲道理,毫无礼貌。
出处

1.

刘操南《武松演义》第六回:“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,恼恨县主得了贿银,这样蛮横无理。”

2.

无具体出处,常见于日常用语中。
寓意
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要讲道理,尊重他人,避免蛮横无理的行为。
列子

1.

小王被邻居的蛮横无理惹怒了,决定不再忍让。

2.

面对顾客的蛮横无理,服务员依然保持着微笑。

3.

他因为对方的蛮横无理而选择了报警处理。

4.

在商场中,遇到蛮横无理的顾客,店员感到很无奈。

5.

小李被同事的蛮横无理气得说不出话来。

6.

将政府负责人士尽皆列入,更要求政府先行逮捕,其~,显而易见。 ★毛泽东《国民党反动派由“呼吁和平”变为呼吁战争》

蛮横无理的翻译
德语
unvernünftig und überheblich
日语
横暴無理
法语
arrogant et déraisonnable
英语
unreasonable and overbearing
蛮横无理的字意分解
mán
1:(形声。本义: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。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)。
2:同本义。
héng
1:(形声。从木,黄声。本义:门框下部的横木)。
2:同本义。
3:侧,旁边。
4: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,可以入人于罪者。
5:地理上指东西向。与“纵”相对。
6:跟地面平行的。
7: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。
8:广,宽广。
9:横陈。
10:横渡;横越。
11:充满;遮盖。
12:交错,错杂。
13:姓。
hèng
1:横暴;放纵。
2:祸害。
1:“南无”(nāmó):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。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。
2:同本义。
3: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。
4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5:不,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。
6:表示劝阻或禁止,可译为“不要”、“别”。
7:未,不曾,没。
8:不必,不值得。
9:
10: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
11: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。
12:用在句首,无义。
13: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。
1:(形声。从玉,里声。本义:加工雕琢玉石)。
2:同本义。
3:治理;管理。
4:整理,使有条理、有秩序。
5:又。
6:温习;熟习。
7:区分;辨别。
8:理睬,理会。
9:操理。
10:纹理;条理。
11:法律;司法官。
12:道理,义理。
13:又。
14:使者。
15:媒人。
16:狱官。
17:治理得很好。

蛮横无理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án hèng wú lǐ)。abcd式组合,蛮横无理意思是:形容态度蛮横,言行不讲道理,毫无礼貌。 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要讲道理,尊重他人,避免蛮横无理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