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先则事昌的解释
意思是事先有计划、有准备,事情就能顺利成功。强调事先谋划的重要性。
出处
1.
汉·刘向《说苑·丛谈》:“谋先事则昌,事先谋则亡。”2.
出自《孙子兵法·谋攻篇》:'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?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'寓意
强调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性,以达到成功的目标。
列子
1.
小明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复习,谋先则事昌,得到了优异的成绩。2.
公司在项目启动前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,谋先则事昌,项目进展顺利。3.
家庭旅行前,父母仔细规划了路线和住宿,谋先则事昌,旅行非常愉快。4.
园艺爱好者在种植前研究了土壤和气候,谋先则事昌,花园里的植物生长得非常好。5.
小组在比赛前反复演练了策略,谋先则事昌,最终赢得了比赛。谋先则事昌的翻译
德语
Im Voraus planen und Erfolg haben
日语
先に計画して成功する
法语
Prévoir et réussir
英语
Plan ahead and succeed
谋先则事昌的字意分解
móu
1:(形声。从言,某声。本义:考虑;谋划)。
2:同本义(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)。
3:计议;商议。
4:图谋;营求。
5:咨询。
6:策略,计谋。
7:媒介。
xiān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,上面是“止”(脚),下面是“人”。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。本义:前进,走在前面)。
2:同本义。
3:尊崇;重视。
4:首创;开始。
5:当初;先前。
6:先世;祖先。
7:前导;前驱。
8:前,时间或次序在前。
9:古时的;先前的,先代的。
10:首要,根本。
11:上。
12:已故的。称呼死者的敬词。
13:指事情、行为发生在前。
14:姓。
zé
1:(会意。金文从鼎,从刀。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,以便让人遵守。本义:准则,法则)。
2:同本义。
3:等级(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)。
4: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。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,为子男封邑。
5:标准权衡器。
6:划分等级。
7:做,作。
8:正相反。
9:表示相反或对照。
10:表示平列关系。
11: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若”、“如果”。
12:虽然,表示让步关系。
13: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,相当于“就”。
14: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,有因果、条件关系,相当于“即”、“便”。
15: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,或即将如此,相当于“就”、“将”。
16: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仅”、“只”。
17: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。可译为“都”、“已经”、“原来”。
18:表示让步,可译为“倒”、“倒是”。
shì
1:(形声。从史,之省声。史,掌管文书记录。甲骨文中与“吏”同字。本义:官职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职守;政事;事务。
4:职业。
5:事情。
6:事业。
7:事故,事件。
8:典故;故事。
9:情况,情形。
10:侍奉;供奉。
11:做,从事。
12:使用;役使。
13:奉行。
14:治理;办理。
15:任用。
16:件;副。

谋先则事昌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óu xiān zé shì chāng)。abac式组合,谋先则事昌意思是:意思是事先有计划、有准备,事情就能顺利成功。强调事先谋划的重要性。 强调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性,以达到成功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