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墙而走的解释
沿着墙壁行走,通常用来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小心谨慎地行动。
出处
1.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。”2.
出自《庄子·达生》,原文为'循墙而走',用来比喻小心谨慎的行事方式。寓意
强调在不确定或危险的环境中保持警惕和谨慎的重要性。
列子
1.
他在黑暗的房间里循墙而走,生怕碰到什么东西。2.
小狗在陌生的环境中循墙而走,寻找熟悉的气味。3.
她在拥挤的市场中循墙而走,避免与人群发生碰撞。4.
孩子们在迷宫游戏中循墙而走,寻找出口。5.
他在新工作的第一天循墙而走,努力适应新的环境。6.
溥质直廉静,无城府。性恭谨,每入朝,~。 ★《明史·杨溥传》循墙而走的翻译
德语
entlang der Wand gehen
日语
壁に沿って歩く
法语
marcher le long du mur
英语
walk along the wall
循墙而走的字意分解
xún
1:(形声。从彳,盾声。彳(chì),双人旁,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顺着,沿着)。
2:同本义。
3:按照;依序。
4:遵循,仿效。
5:遵守。
6:巡视。
7:步行。
8:安抚。
9:抚慰;摩;抚摩。
10:恭谨。
qiáng
1:(会意。从啬,从土。“啬”有节俭收藏的意思。垒土为墙,意在收藏。本义: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)。
2:同本义。
3:门屏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zǒu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,下部象人脚。合起来表示人在跑。本义:跑)。
2:同本义。
3:逃跑。
4:往。奔向某地。
5:泄漏。
6:丧失,失去。
7:泛指兽类。
8:车轮。
9:仆人,有时含蔑称意。

循墙而走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ún qiáng ér zǒu)。abcd式组合,循墙而走意思是:沿着墙壁行走,通常用来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小心谨慎地行动。 强调在不确定或危险的环境中保持警惕和谨慎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