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号吐令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时态度傲慢、盛气凌人,常带有命令的口吻。
出处
1.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发号吐令,则訇若雷霆之激响,而不为邪辨改其正。”2.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原句为'项王曰:“沛公安在?”项伯曰:“吾送沛公至霸上。”项王未信,使人至军中视,果真沛公。项王乃大怒曰:“此沛公欲诈我,与斗智耳!”遂发号施令,欲尽杀沛公及其从者。'此后演变成成语'发号吐令',用来形容态度傲慢,命令他人。寓意
提醒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谦虚谨慎,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他人。
列子
1.
小王在团队中总是发号吐令,让大家感到不舒服。2.
他一进家门就开始发号吐令,好像自己是家里的国王。3.
在聚会上,他不停地发号吐令,弄得大家都不想理他。4.
小李在工作中喜欢发号吐令,结果被上司批评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。5.
他总是习惯性地发号吐令,搞得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。发号吐令的翻译
德语
arrogant Befehle erteilen
日语
横柄に命令する
法语
donner des ordres de manière arrogante
英语
issue commands arrogantly
发号吐令的字意分解
fā
1:(形声。本义: 放箭)。
2:同本义。
3:出发;上路。
4:打开;开启。
5:征发;征调。
6:发生;发出。
7:发布;宣告。
8:抒发;发泄。
9:派遣。
10:挖掘。
11:花开放。
12:送出;交付。与“收”相对;发出。
13:显现;显露。
14:揭露;暴露。
15:点燃;燃烧起来 褺。
16:除去;错乱。
17:效法,遵守。
fà
1:头发,人头上的毛 ?。
2:草木。
3: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;旗帜的通称。
fèi
1:崩坏;停止。
hào
1:(会意。从虎,从号。“号”亦兼表读音。“号”是“號”的古字,上面是“口”,下面代表声音,即号呼的意思。后繁化,变成“號”,现在简化为“号”。本义:大声喊叫)。
2:同本义。
3:哭而有言。
4:动物引声长鸣,大风发出巨响。
hào
1:扬言有。
2:命令,发令。
3:宣称,称号。
4:名位;名称;称谓。
5:别号。名、字以外的称谓。
6:商店的代称。
líng
1:听从
2:名词
3:假设语气词。
lǐng
1:纸的数量单位,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。
lì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集聚的“集”;下面是“人”,象跪在那里听命。从集从人,表示集聚众人,发布命令。本义:发布命令)。
2:同本义(上对下有所指示)。
3:又。
4:命名。
5:使,让。
6:又。
7:命令;法令。
8:时令,季节。
9:酒令,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。
10:词调、曲调名,即“小令”,又称“令曲”,一般字少调短,如词中的《十六字令》,元曲中的《叨叨令》之类。
11:官名。
12:县一级的行政长官。
13:名声。
14:鶺鴒。鸟名,大如鷃雀。
15:美善。
16:你的——尊称他人的亲属。
17:又。
18:假使,假设。

发号吐令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fā hào tǔ lìng)。abcd式组合,发号吐令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时态度傲慢、盛气凌人,常带有命令的口吻。 提醒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谦虚谨慎,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