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苦救难 jiù kǔ jiù nàn

abac式
拼音jiù kǔ jiù nàn
注音ㄐㄧㄡˋㄐㄧㄡˋㄍㄨˇㄐㄧㄡˋㄐㄧㄡˋㄋㄢˊ
繁体捄捄苦捄捄難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救苦救难的解释
形容救助处于困苦和危难中的人,表达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救助行为。
出处

1.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五回:“普度众生,救苦救难,诸佛菩萨!”

2.

源自佛教用语,常见于佛教经典中,用以描述佛菩萨救助众生脱离苦难的慈悲行为。
寓意
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无私奉献,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。
列子

1.

在山区发生泥石流后,救援队员们救苦救难,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
2.

小明看到一位老人摔倒,立刻上前搀扶,体现了救苦救难的精神。

3.

在疫情期间,医护人员不畏艰险,救苦救难,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。

4.

当邻居家失火时,大家纷纷帮忙灭火,展现了救苦救难的邻里情谊。

5.

在洪水来袭时,志愿者们冒着危险救苦救难,帮助受困群众撤离。

6.

弟子虔诚拜祷,伏望菩萨大慈大悲,~,广大灵感,使夫妻再得相见! ★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

救苦救难的翻译
德语
Leid lindern und Notleidende helfen
日语
苦を救い難を救う
法语
soulager la souffrance et aider ceux en détresse
英语
relieve suffering and help those in distress
救苦救难的字意分解
jiù
1:(形声。从攴(pū),轻轻敲击,求声。本义:止;禁止;阻止)。
2:同本义。
3:援救别人。
4:治疗。
5:纠正。
6:求助于人。
7:“捄”。
1:(形声。从艸,古声。本义:苦菜)。
2:同本义,即“荼”。
3:病;病痛。
4:苦味,跟“甘”、“甜”相对。古称“五味”之一。
5:又。
6:痛苦;困苦。
7:刻苦。
8:劳苦;辛苦。
9:贫穷。
10:困扰;困辱。
11:使困苦,困于。
12:恨,怨嫌。
13:竭力;尽力。
14:甚,很。表示程度。
15:幸好,幸亏。
1:粗劣
jiù
1:(形声。从攴(pū),轻轻敲击,求声。本义:止;禁止;阻止)。
2:同本义。
3:援救别人。
4:治疗。
5:纠正。
6:求助于人。
7:“捄”。
nán
1:(形声。从隹(zhuī)?声。从隹,与鸟有关。①本义:支翅鸟。②假借为困难)。
2:困难;艰难;不容易。
3:不可;不好。
4:为难,畏难;感到困难。
5:使感到困难。
6:
7:恐惧。
8:敬。
9:驱除疫鬼之祭。
nàn
1:灾难;祸害,人为而产生的祸害。
2:兵难,指反抗或叛乱。
3:怨仇;仇敌。
4:诘问;责难。
5:抵挡;拒斥。
6:论说;争辩。

救苦救难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jiù kǔ jiù nàn)。abac式组合,救苦救难意思是:形容救助处于困苦和危难中的人,表达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救助行为。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无私奉献,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