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三其节的解释
形容做事拖拉、不果断,犹豫不决的状态。
出处
1.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:“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,可以摧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”2.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原指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犹豫不决,导致最终失败。寓意
强调做事需要果断,避免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。
列子
1.
他在选择职业时总是二三其节,错过了很多机会。2.
她在决定是否参加比赛时二三其节,最后没能报名。3.
他在购买房子时二三其节,结果房价上涨了。4.
面对投资机会,他总是二三其节,最终一事无成。5.
她在选择男友时二三其节,导致感情生活不稳定。二三其节的翻译
德语
schwanken
日语
優柔不断
法语
hésiter
英语
vacillate
二三其节的字意分解
èr
1:(会意。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,是原始记数符号)。
2:一加一的和。
3: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。
sān
1:(指事。本义: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。
2:同本义。
3:表示多数或多次。
4:指三颗星。
5:姓。
jī
1:周年。
qí
1:期限。
2: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“丌”(jī),变成“其”。(jī)本义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。“其”假借为代词:他、他们、那等)。
3:彼、他。
4:它。
5:他的。
6:根据情况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。
7:也许;大概。
8:表示祈使。当,可。
9:将,将要。
10:表示诘问
11:极,甚。
12:如果,假设。
13:或许;大概。
14:还是。表选择。
15:又。
16:用作语助。
17:附着于形容词前、后,起加强形容的作用。
18:句中助词,无义,只增加一个音节。
19:又。
20:姓。
jiē
1:——用于“节骨眼”、“节子”等复音词中。
jié
1:(形声。从竹,即声。本义:竹节)。
2:同本义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。
3:骨节,节骨眼,关键。
4:节日,纪念日,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。
5:气节;节操。
6:节令,节气。
7:节度。
8:礼节,有礼貌的行为。
9:符节,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。
10:节拍,节奏。
11: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、段、区、片段或章节。
12:乐器名。拍板一类的乐器。
13:又如:节鼓(古乐器。形状似博局,中开圆孔,恰容其鼓,击之以节乐)。
14:减省。
15:节制;管束。
16:调节。
17:高峻的样子。

二三其节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èr sān qí jié)。abac式组合,二三其节意思是:形容做事拖拉、不果断,犹豫不决的状态。 强调做事需要果断,避免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