湮没不彰的解释
形容事情或事物逐渐消失而不为人所知。
出处
1.
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岩穴之士,趋舍有时若此,英名湮没而不称,悲夫。”2.
出自《汉书·贾谊传》:'今民卖僮者为夭,固以蕃息众多,湮没不彰。'寓意
提醒人们要珍惜和记录历史,避免重要的事物被遗忘。
列子
1.
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,很快就湮没不彰了。2.
他的小说虽然才华横溢,但因缺乏宣传而湮没不彰。3.
这位画家的作品在当时不为人知,湮没不彰了多年。4.
那个小村庄的历史渐渐湮没不彰,很少有人知道。5.
她的贡献在历史上湮没不彰,直到近年才被重新发现。6.
诗人岂可以没有别号;倘使不弄个别号,那诗名就~了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五回湮没不彰的翻译
德语
in Vergessenheit geraten
日语
忘却される
法语
tomber dans l'oubli
英语
fade into obscurity
湮没不彰的字意分解
yān
1:(形声。从水,垔(yīn)声。本义:埋没,不被人所知道)。
2:同本义。
3:淤塞;填塞;堵塞。
4: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。后作“洇(yīn)”。
5:水名 。伊水支流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。
6:姓。
méi
1:不领有,不具有,不存在。
2:没有,不曾,未。
mò
1:(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。本义:沉没水中)。
2:同本义。
3:潜游水中。
4:消失,不见;隐没。
5:覆灭;败亡。
6:没收。
7:死。
8:沦没,落入。
9:隐没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zhāng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彡从章,章亦声。章,显著;彡(shān),加上修饰。本义:明显,显著)。
2:同本义。
3:文采美盛鲜明。
4:表扬,表彰。
5:揭示,表露。

湮没不彰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ān mò bù zhāng)。abac式组合,湮没不彰意思是:形容事情或事物逐渐消失而不为人所知。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记录历史,避免重要的事物被遗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