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世之仇 bù shì zhī chóu

abac式
拼音bù shì zhī chóu
注音ㄅㄨˋㄕˋㄓ
繁体不乫之讎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不世之仇的解释
指世上少有的深仇大恨,无法用世俗的仇恨来衡量。
出处

1.

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70回:“这武三思贼子,他杀我一门家口,乃不世之仇,今日狭路相逢,岂可轻轻放过!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项羽对刘邦的仇恨被称为“不世之仇”。
寓意
表达一种极端的仇恨,提醒人们要避免仇恨的累积,学会宽容与和解。
列子

1.

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世之仇的地步,再也无法和解。

2.

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,对仇人怀着不世之仇,发誓要报仇。

3.

这场争斗让双方结下了不世之仇,彼此之间再无缓和的可能。

4.

多年来的积怨使得他们之间的仇恨已经上升到不世之仇的程度。

5.

因为那场意外,他对肇事者怀有不世之仇,无法原谅。

不世之仇的翻译
德语
unvergleichlicher Hass
日语
比類なき仇
法语
une haine sans précédent
英语
unparalleled hatred
不世之仇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shì
1: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“止”上加三个圆点,表三十年;止,到此为止。本义:三十年)。
2:同本义。
3:父子相继为世。一代(古礼规定,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,产生新一代)。
4:一生;一辈子。
5:人世,世间;世界。
6:时代;朝代。
7:岁;年。
8:世俗。
9:后嗣;后人。
10:家世。
11:世族。
12:有世交关系,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。
13:指嫡长。
14:大的。
15:既然,已经。
16:从来;终归。
17:永远。
18:姓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chóu
1:(形声。从人,九声。(qiú)本义:匹偶,同伴)。
2:怨恨。
3:仇恨。
4:仇人;仇敌。
5:报复。
qiú
1:(形声。从人,九声。本义:同伴)。
2:同本义。
3:配偶。
4:姓。

不世之仇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ù shì zhī chóu)。abac式组合,不世之仇意思是:指世上少有的深仇大恨,无法用世俗的仇恨来衡量。 表达一种极端的仇恨,提醒人们要避免仇恨的累积,学会宽容与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