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灾避难 táo zāi bì nàn

abac式
拼音táo zāi bì nàn
注音ㄊㄠˊㄗㄞㄅㄧˋㄋㄢˊ
繁体逃災避難
感情中性
近义词
  • 避难
  • 逃生
  • 避险
反义词
逃灾避难的解释
指为了避免灾难而逃离或躲避。常用于形容在灾难发生前采取措施逃离危险区域。
出处

1.
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:“似这等逃灾避难,倒不如奔井投河。”

2.

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'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维彼有违,维此有殞。' 后人引申为逃避灾难。
寓意
强调在面对危险时采取主动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,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。
列子

1.

听到山洪预警后,村民们迅速逃灾避难,确保了安全。

2.

火灾发生时,居民们有序地逃灾避难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
3.

地震来袭时,学校组织学生们逃灾避难,保护了他们的生命。

4.

台风来临前,渔民们提前逃灾避难,避免了海上遇险。

5.

战争爆发时,难民们不得不逃灾避难,寻找新的安身之处。

6.

不能因为~而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。

逃灾避难的翻译
德语
vor einer Katastrophe fliehen
日语
災難から逃れる
法语
fuir la catastrophe
英语
flee from disaster
逃灾避难的字意分解
táo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兆声。本义:逃走,逃跑)。
2:同本义。
3:逃避,回避。
4:离开。
5:叛,离,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。
zāi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火焚屋的形状。小篆从川,表水;从火。水火都是灾祸之源。本义:火灾)。
2:同本义。
3:灾害,祸患。
4:罪恶。
5:伤害,使受灾害。
6:焚烧。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辟声。本义:躲开,回避)。
2:同本义。
3:离去。
4:逊让 如:避让(谦让;辞让);避贤(让贤);避荣(辞让荣华);避路(让路)。
5:隐藏。
nán
1:(形声。从隹(zhuī)?声。从隹,与鸟有关。①本义:支翅鸟。②假借为困难)。
2:困难;艰难;不容易。
3:不可;不好。
4:为难,畏难;感到困难。
5:使感到困难。
6:
7:恐惧。
8:敬。
9:驱除疫鬼之祭。
nàn
1:灾难;祸害,人为而产生的祸害。
2:兵难,指反抗或叛乱。
3:怨仇;仇敌。
4:诘问;责难。
5:抵挡;拒斥。
6:论说;争辩。

逃灾避难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táo zāi bì nàn)。abac式组合,逃灾避难意思是:指为了避免灾难而逃离或躲避。常用于形容在灾难发生前采取措施逃离危险区域。 强调在面对危险时采取主动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,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