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取其咎的解释
自取其咎指自己做出不当行为而导致不良后果,自食其果,强调因果报应。
出处
1.
老子《道德经》:“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”2.
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'自取之也,咎由自取。'寓意
提醒人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避免不当行为导致不良后果。
列子
1.
他不听劝告,继续炒股,结果亏了钱,只能自取其咎。2.
她明知天气不好还坚持出门,结果淋成了落汤鸡,只能自取其咎。3.
他不遵守交通规则,出了车祸,只能自取其咎。4.
小明不认真复习考试,结果成绩很差,只能自取其咎。5.
她不顾健康饮食,结果身体出了问题,只能自取其咎。6.
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,~。(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)自取其咎的翻译
德语
sich selbst etwas zuschulden kommen lassen
日语
自業自得
法语
s'attirer des ennuis
英语
bring it upon oneself
自取其咎的字意分解
zì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鼻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始;开头。
4:起源。
5:自己,自我;本身。
6:由;从。
7:在;于。
8:自然,当然。
9:本是;本来。
10:仍旧,依然。
11:亲自。
12:别自、另外。
13:假如,苟。与“非”连用。
14:即使,虽。
15:却,可是。
16:因为,由于。
17:用。
18:是。
qǔ
1:(会意。从又,从耳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手(又),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。古代作战,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。本义:割下左耳)。
2:同本义。
3: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。
4:拿。
5:娶妻。
6:选取;选拔。
7:招致。
8:得到;取得。
9:攻取,夺取。
10:
11:会合,集合。
12:积畜。
13:
14:跑,疾走。
15:趋向。
16: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才”、“仅”。
17:表示动态,相当于“得”、“着”。
jī
1:周年。
qí
1:期限。
2: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“丌”(jī),变成“其”。(jī)本义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。“其”假借为代词:他、他们、那等)。
3:彼、他。
4:它。
5:他的。
6:根据情况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。
7:也许;大概。
8:表示祈使。当,可。
9:将,将要。
10:表示诘问
11:极,甚。
12:如果,假设。
13:或许;大概。
14:还是。表选择。
15:又。
16:用作语助。
17:附着于形容词前、后,起加强形容的作用。
18:句中助词,无义,只增加一个音节。
19:又。
20:姓。
jiù
1:(会意。从人,从各。从“各”,表示相违背。违背人的心愿。本义:灾祸,灾殃)。
2:同本义。
3:过失,罪过。
4:责备,追究罪过。
5:憎恶。

自取其咎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ì qǔ qí jiù)。abcd式组合,自取其咎意思是:自取其咎指自己做出不当行为而导致不良后果,自食其果,强调因果报应。 提醒人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避免不当行为导致不良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