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司敬民的解释
王司敬民是指古代官员对百姓的敬重和爱护,体现了官员的仁爱之心。
出处
1.
《尚书·高宗肜日》:“王司敬民,罔非天胤,典祀无丰于昵。”2.
出自《论语·为政》篇中孔子的话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体现了对百姓的敬重与爱护。寓意
强调官员应对百姓怀有敬重之心,体现仁爱精神。
列子
1.
古代的贤臣王司敬民,深受百姓爱戴。2.
王司敬民是官员应该学习的榜样。3.
他以王司敬民的精神服务于社区,赢得了大家的尊重。4.
王司敬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,激励了许多人。5.
在历史课上,老师讲述了王司敬民的典故,学生们深受启发。王司敬民的翻译
德语
das Volk respektieren
日语
民を敬う
法语
respecter le peuple
英语
respecting the people
王司敬民的字意分解
wáng
1:(会意。本作“士”,是能独立任事的人,后加一横,表示在“士”之上,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,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。后“帝”、“王”同步降职,帝成了人间的皇帝,而“王”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。本义:天子、君主)。
2: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。
3:春秋时,楚、吴、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“王”,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“王”。
4:从秦代开始,天子改称“皇帝”,“王”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,即诸侯王。
5:首领;同类中最突出者。
6: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。
7:姓。
wàng
1:统治、领有一国或一地。
2:作皇帝,称王。
3:胜过。
sī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,有统治、管理义。从反后,意思说,与帝王“后”相对为“司”,即有司。本义:职掌,主管)。
2:同本义(含负责掌握、处理之意)。
3:承担。
4:侦察,观察。
5:官吏;方面之长。
6: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 。唐宋以后,尚书省各部所属有司。现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为司。
7: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的下属机构。
jìng
1:(会意。从攴(pū),以手执杖或执鞭,表示敲打,从苟(jí),有紧急、急迫之义。本义:恭敬;端肃。恭在外表,敬存内心)。
2:同本义。
3:慎重地对待,不怠慢不苟且;敬谨。
4:尊重,尊敬。
5: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,捐赠或赠的礼品。
6:姓。
mín
1: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人。
4:民间的。

王司敬民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áng sī jìng mín)。abcd式组合,王司敬民意思是:王司敬民是指古代官员对百姓的敬重和爱护,体现了官员的仁爱之心。 强调官员应对百姓怀有敬重之心,体现仁爱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