爪牙之将 zhuǎ yá zhī jiàng

abac式
拼音zhuǎ yá zhī jiàng
注音ㄓㄠˇㄧㄚˊㄓㄐㄧㄤˋ
繁体爪牙之將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爪牙之将的解释
比喻凶狠残暴的人或动物,常用来形容为虎作伥的帮凶。
出处

1.
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1卷:“爪牙之将,用不拘资。”

2.

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,原指凶猛的野兽的爪牙,后引申为凶恶之人的帮凶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为非作歹的帮凶,维护正义。
列子

1.

那群恶霸真是爪牙之将,到处欺负弱小。

2.

他虽然看起来凶狠,但其实只是别人的爪牙之将。

3.

在电影中,那个反派角色就是大boss的爪牙之将。

4.

小区里那些不法分子就是地头蛇的爪牙之将。

5.

他被称为黑社会的爪牙之将,令人闻风丧胆。

爪牙之将的翻译
德语
Handlanger
日语
手先
法语
sbire
英语
henchman
爪牙之将的字意分解
zhǎo
1:(象形。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,“又”是手,两点表手爪甲形。本义:人的指甲、趾甲)。
2:同本义。
3:鸟兽的脚趾。
4:抓,搔。
5:剪指甲或趾甲。
zhuǎ
1:鸟兽的脚爪 。多用于口语。
1:(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上下牙齿交错形。“牙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槽牙)。
2:大牙,臼齿。古时,当唇者称齿,在辅车之后者称牙。
3:形状像齿的东西。
4:特指象牙。
5:萌芽。
6:孩童。
7:姓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jiāng
1:(形声。从寸,酱省声。从“寸”,表示与手有关。(jiàng)本义:将领,带兵的人)。
2:扶持,扶助。
3:奉行,秉承。
4:送行。
5:携带。
6:带领。
7:顺从;随从。
8:供养;奉养。
9:行,进。
10:使用。
11:就要;将要。
12:必,必定。
13:将近。
14:岂;难道。
15:相当于“拿”、“取”。
16:相当于“把”、“用”。
17: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,表示并列关系,相当于“又”,“且” 。例如:将信将疑。
18:如果;假若。
19:或;抑。
20: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、行为的趋向或进行。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。
jiàng
1:(形声。从寸,酱省声。本义:将领,带兵的人)。
2:同本义。
3:中国象棋中的一子,即“帅”。
4:统率;率领。
qiāng
1:愿;请求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。

爪牙之将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uǎ yá zhī jiàng)。abac式组合,爪牙之将意思是:比喻凶狠残暴的人或动物,常用来形容为虎作伥的帮凶。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为非作歹的帮凶,维护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