旦暮入地的解释
形容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景象。
出处
1.
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吾受汉家厚恩,无以报,今年老矣,旦暮入地,谊岂以一身事二姓,下见故主哉。”2.
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'旦暮入地,靡有朝矣。'寓意
提醒人们珍惜时间,享受自然的美景。
列子
1.
每当看到旦暮入地的景象,我都会感叹自然的美妙。2.
在海边度假时,我们常常欣赏旦暮入地的壮观景色。3.
摄影师们喜欢捕捉旦暮入地的瞬间,以记录光影的变化。4.
登上山顶,我们静静地观赏着旦暮入地的奇景。5.
在乡村,旦暮入地的景象总能给人带来宁静的感觉。6.
炎武年近七旬,~。 ★清·顾炎武《与中馆诸君书》旦暮入地的翻译
德语
Sonnenaufgang und -untergang
日语
日の出と日の入り
法语
lever et coucher du soleil
英语
sunrise and sunset
旦暮入地的字意分解
dà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。本义:天亮,破晓,夜刚尽日初出时)。
2:同本义。
3:早晨。
4:天,日;某日。
5:旦角,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。女主角称正旦,又有副旦、贴旦、外旦、小旦、大旦、老旦、花旦、色旦、搽旦等。
mù
1:(形声。从日,莫声。古字作“莫”,像太阳落到草丛中,表示天将晚。“暮”为后起字。本义:日落时,傍晚)。
2:同本义。
3:夜晚。
4:喻指年老,衰老。
5:迟;晚。
r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个尖头器具,尖头器具容易进入。本义:进来,进去)。
2:同本义。
3:参加, 加入。
4:交、交纳。
5:接纳;采纳。
6:与…相适应。
7:入朝,指属国、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。
8:到达。
9:侵入。
10:占据。
11:收入,进项。
12:古汉语声调之一——见“入声”。
de
1: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。
dì
1:(形声。从土,也声。本义:大地)。
2:同本义,与“天”相对。
3:地面;陆地。
4:土地;田地。
5:领土,属地;地区 。
6:地方;场所。
7:路程;面积。
8: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。

旦暮入地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àn mù rù dì)。abac式组合,旦暮入地意思是:形容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景象。 提醒人们珍惜时间,享受自然的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