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甲提兵 guàn jiǎ tí bīng

abcd式
拼音guàn jiǎ tí bīng
注音ㄍㄨㄢˋㄐㄧㄚˊㄉㄧㄅㄧㄥ
繁体貫甲提兵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贯甲提兵的解释
形容士兵穿戴盔甲,提着武器,准备战斗的场景,象征战斗准备充分。
出处

1.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三回:“兄长既来赶席,如何又劳师动众?不入水府,扎营在此,不贯甲提兵,何也。”

2.

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基传》,原文为'贯甲提兵,临阵不顾',形容王基的勇猛。
寓意
强调战斗准备的重要性和战士的勇气。
列子

1.

在战斗游戏中,玩家们贯甲提兵,准备迎接敌人的挑战。

2.

历史剧中,士兵们贯甲提兵,气势汹汹地冲向战场。

3.

在军事演习中,士兵们贯甲提兵,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。

4.

小说中,英雄们贯甲提兵,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
5.

在电影中,战士们贯甲提兵,英勇地守卫自己的家园。

贯甲提兵的翻译
德语
vollständig gerüstet und kampfbereit
日语
鎧を着て兵を提げる
法语
armé et prêt au combat
英语
fully armored and ready for battle
贯甲提兵的字意分解
guàn
1:(会意。从毌(guàn),从贝(表示与钱财有关)。“毌”是贯穿之贯,象穿物之形。本义:穿钱的绳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旧时用绳索穿钱,每一千文为一贯。
4:事情,事例。
5:条理;系统。
6:罪恶。
7:祖籍;籍贯。
8:序次;按顺序排列。
9:古国名 。故址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六十里。
10:姓。汉有贯高。
11:用绳子穿连成串。
12:穿过;贯通,精通。
13:累;连续。
14:侍奉,服事。
15:学习;复习。
16:
17:熟习;熟练。
18:习惯。
19:(wān)。弯弓,张满弓。
jiá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。本义: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)。
2:同本义。
3:古时战士的护身衣,用皮革或金属制成。也叫“铠”。
4:武器。
5:披甲的人,即甲士。
6:天干的第一位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。
7:居第一;冠于。
8:把甲衣穿在身上。
9:姓。
1:——用于“提防”(dīfang)、“提溜”(dīliu)等。
1:(形声。从手,是声。本义:悬持;悬空拎着物品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带领;统领。古代如提督、提举、提点、提刑、提学、提法诸官名,皆取此义。
4:紧紧拿着;执持。
5:说起,提及。
6:指出;举出。
7:提拔;提升。
8:携带。
9:掷。
10: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。
11:提醒 。
12:扶持 。
13:传讯,指提取犯人 。
14:如:提事(捕快);提犯人;提问(传讯审问);提解(押送犯人或财物)。
15:一种垂直向上舀油、酒等的器具,有很长的把儿,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。
16:提梁。篮、壶等的提手 。
17:用于提着的物体,其重量没有确数。
18:姓。
bīng
1:(会意。从廾,从斤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斤”,是短斧之类;下面是“廾”(gǒng,双手),象双手持斤。本义:兵器,武器)。
2:同本义。
3:士兵的群体,即整个军队。
4:士卒。
5:军事;武力;战争。
6:用兵策略,战略。
7:牌戏名。
8: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。
9: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——蓝方相应的为“卒”。
10:用兵器攻击,刺杀。
11:伤害。

贯甲提兵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guàn jiǎ tí bīng)。abcd式组合,贯甲提兵意思是:形容士兵穿戴盔甲,提着武器,准备战斗的场景,象征战斗准备充分。 强调战斗准备的重要性和战士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