睟面盎背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前后不一致,表里不一。
出处
1.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利智根於心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於面,盎於背,施於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2.
出自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'臣闻之,睟面盎背。'意思是说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很和善,背后却很阴险。寓意
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里不一的人,提倡真诚待人。
列子
1.
他总是对上司毕恭毕敬,对同事却睟面盎背,令人厌恶。2.
小李在公司里睟面盎背,让大家对他产生了怀疑。3.
这个销售员对客户睟面盎背,害得公司损失了很多客户。4.
在班级里,他睟面盎背,搞得同学们对他很不信任。5.
她在朋友圈里睟面盎背,导致朋友们逐渐疏远她。6.
~,阳发其华,归根复命,阴结其根也。 ★宋·袁甫《马实夫君子堂记》睟面盎背的翻译
德语
zwei Gesichter
日语
二面性
法语
deux visages
英语
two-faced
睟面盎背的字意分解
suì
1:视。
2:外表或面色润泽的。
3:颜色纯。
4:眼睛清明。
miàn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“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庞。“面”,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。“脸”是魏晋时期才出现,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,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“面”本义:脸)。
2:同本义。
3:外表;表面。
4:部位;方面。
5: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。
6:当面。
7:朝向;面对;面向。
8:见面。
9:勉励。
10:面向。
11:背向。
12:面粉,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。
àng
1:(形声。从皿,央声。本义: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)。
2:同本义。
3:盎齐(浊酒)的省称。
4:充溢。
bēi
1:人用脊背驮。
bèi
1:(形声。从肉,北声。本义:脊背)。
2:同本义。
3:事物的后面或反面。
4:又。
5:正北堂屋。
6: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。
7:转过身;背过。
8:反叛;背弃;违背。
9:离开。
10:避开,不让别人知道。

睟面盎背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yí miàn àng bèi)。abcc式组合,睟面盎背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前后不一致,表里不一。 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里不一的人,提倡真诚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