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文不值 fēn wén bù zhí

abcd式
拼音fēn wén bù zhí
注音ㄈㄣˋㄨㄣˊㄅㄨˋㄓˊ
繁体分文不值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分文不值的解释
形容某物或某事毫无价值,一文不值。
出处

1.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》:“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;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。”

2.

出自明代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巧借黄狮丸》:'我这药方,分文不值,你白送与他,也不是。'
寓意
提醒人们要懂得辨别事物的真正价值,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。
列子

1.

这件仿制品做工粗糙,分文不值。

2.

他说的那些大话,分文不值,根本没人相信。

3.

这本书内容空洞,分文不值。

4.

这个所谓的秘方,分文不值,根本没用。

5.

他买的假货,分文不值,真是上当了。

6.

这个东西~。

分文不值的翻译
德语
wertlos
日语
無価値
法语
sans valeur
英语
worthless
分文不值的字意分解
fēn
1:(会意。从八,从刀。“八”就是分;从“刀”,是以刀剖物,使之分开的意思。本义:一分为二)。
2:同本义。分开,分成,分出,与“合”相对。
3:辨别,区分。
4:分给,分配。
5:离开;离别。
6:分散。
7:把…隔开成两半。
8:排解,调和矛盾。
9:分担,共同承担。
10:时间单位,等于1/60小时,或60秒。
11:角度测量单位,等于1/60度或60秒。
12:长度单位,寸的十分之一。
13: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。
14: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(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);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,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,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(如形态、皮毛的情况、香味等)分配分数,总分恰为100分。
15:分头;分别。
16:乱,杂。
fèn
1:所分之物,整体中的一部分。
2:分际,合适的界限。
3:职分;本分。
4:原则;原理。
5:资质。
6:情分。
7:甘愿;满意。
8:意料;料想。
wén
1:(象形。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。“文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花纹;纹理)。
2:同本义。
3:字,文字(“文”,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,“字”,到了秦朝才有此意。分别讲,“文”指独体字;“字”指合体字。笼统地说,都泛指文字)。
4:文章(遣造的词句叫做“文”,结构段落叫做 “章”)。
5:美德;文德。
6:文才;才华。亦谓有文才,有才华。
7:文献,经典;韵文。
8:自然界的某些现象。
9:文治;文事;文职。与“武”相对。
10:法令条文。
11:文教;礼节仪式。
12:又如:文丈(崇尚礼文仪节);文俗(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);文致(指礼乐);文貌(礼文仪节);文绪(文教礼乐之事);文仪(礼节仪式)。
13:谥号,谥法:勤学好问叫文。
14: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。
15:修饰;文饰。
16:装饰。
17:有文采,华丽。与“质”或“野”相对。
18:紊乱的。
19:用于计算纺织物。
20: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zhí
1:(形声。从人,直声。字本作“直”。本义:措置,放置)。
2:同本义。
3:持,拿住。
4:遇到,碰上。
5:又。
6:值班。
7:价值相当。
8:价值;数值。
9:价钱。

分文不值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fēn wén bù zhí)。abcd式组合,分文不值意思是:形容某物或某事毫无价值,一文不值。 提醒人们要懂得辨别事物的真正价值,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