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饿夫的解释
形容一个人因饥饿而极度疲惫,常用于描述困苦的生活状态。
出处
1.
《梁书·刘显传》:“之遴尝闻夷、柳惠,不逢仲尼一言,则西山饿夫、东国黜土,名岂施于后世。”2.
出自《晋书·刘琨传》,其中描述刘琨在西山时的艰苦生活。寓意
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餐,体会到饥饿的痛苦后更懂得感恩。
列子
1.
在荒野求生的节目中,主持人常常会经历西山饿夫的困境。2.
他独自一人在山中迷路,几天未进食,成了西山饿夫。3.
经历了西山饿夫的日子后,他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。4.
小说中主人公在逃难途中,常常处于西山饿夫的状态。5.
在极限挑战中,参赛者们体验到了西山饿夫的艰辛。6.
唐·刘轲《重与刘宾虞书》:“不然,则东国绌臣、~,微仲尼,何伤为展季、伯夷矣。”西山饿夫的翻译
德语
hungrig und erschöpft
日语
飢えて疲れ果てる
法语
affamé et épuisé
英语
starving and exhausted
西山饿夫的字意分解
xī
1:(象形。据小篆字形,上面是鸟的省写,下象鸟巢形。“西”是“栖”的本字。本义:鸟入巢息止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西走;向西去。
4:方位词。日落的方向,西方。
5:古称西边的邻国。
6:现代我国称欧美为“西洋”或“泰西”,简称“西”。
shān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“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。
2:同本义。
3:形状像山的东西。
4:特指“五岳”。
5:指酒肆的楼上。
6:粗俗。
7:姓。
è
1:(形声。从食,我声。本义:饥之甚。按:在古代,“饥”与“饿”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。“饥”指一般的肚子饿;“饿”是严重的饥饿)。
2:同本义 。与“饱”相对。
3:使受饿;感到饥饿。
fū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站着的人形(大),上面的“一”,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(zān),意思是成年男子,是个丈夫了。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,故加“一”做标志。本义:成年男子的通称)。
2:同本义。
3:女子的正式配偶。
4:大丈夫。对男子的美称。
5:剑衣。
6:足背。
7:再,又一次。
fú
1:那,那个,那些 ——表示远指。
2:这,这个,这些 ——表示近指。
3:所有的,大家。相当于“凡”。
4:用于句首,有提示作用。
5:用于句中,舒缓语气。
6:用于句尾名,表示感叹。

西山饿夫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xī shān è fū)。abcd式组合,西山饿夫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因饥饿而极度疲惫,常用于描述困苦的生活状态。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餐,体会到饥饿的痛苦后更懂得感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