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公贵戚 wáng gōng guì qī

abcd式
拼音wáng gōng guì qī
注音ㄨㄤˊㄍㄨㄥㄍㄨㄟˋㄑㄧ
繁体王公貴戚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王公贵戚的解释
指王公贵族和皇亲国戚,泛指显贵的权势人物。
出处

1.

《宣和画谱·李成》:“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,恳请者不绝于道,而成漫不省也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'今王公贵戚,欲以诛吴楚功,求封侯者甚众。'
寓意
提醒人们注意社会阶层的差异及其对生活的不同影响。
列子

1.

宴会上到处都是王公贵戚的身影,场面十分隆重。

2.

他出身王公贵戚,却对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好奇。

3.

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与王公贵戚打交道的经历。

4.

在那个时代,王公贵戚的生活与普通百姓完全不同。

5.

她虽然出身王公贵戚,但她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。

王公贵戚的翻译
德语
Adel und Königshaus
日语
王公貴族
法语
nobles et membres de la famille royale
英语
nobles and royalty
王公贵戚的字意分解
wáng
1:(会意。本作“士”,是能独立任事的人,后加一横,表示在“士”之上,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,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。后“帝”、“王”同步降职,帝成了人间的皇帝,而“王”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。本义:天子、君主)。
2: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。
3:春秋时,楚、吴、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“王”,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“王”。
4:从秦代开始,天子改称“皇帝”,“王”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,即诸侯王。
5:首领;同类中最突出者。
6: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。
7:姓。
wàng
1:统治、领有一国或一地。
2:作皇帝,称王。
3:胜过。
gōng
1:(会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“八”,表示相背,下面是“厶”(“私”的本字)。合起来表示“与私相背”,即“公正无私”的意思。本义:公正,无私)。
2:同本义。
3:共,共同。
4:公共,公家,公众的。与“私”相对。
5:朝廷;国家。
6:君王。
7:公事;政府或机关的工作。
8:古爵位名。
9: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。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。
10: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。
11:父。又丈夫的父亲。
12:劳绩,功绩。
13:公然;公开地。
guì
1: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贝,臾(guì)声。从“贝”,表示与钱物有关。本义:物价高,与“贱”相对)。
2:同本义。
3:社会地位高。
4:贵重;重要。
5:敬辞,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用。
6:地位显要的人。
7:贵州省的简称。
8:姓。汉有庐江太守贵迁。
9:抬高物价。
10:崇尚,重视。
1:(形声。从戉,尗声。戉:(yuè),斧子。本义:古兵器名,斧的一种)。
2:同本义。亦用为舞具。
3:亲属,亲戚。
4:忧愁;悲伤
5:又。
6:亲近,亲密。
7:假借为“促”(cù)。疾速。
8:姓。

王公贵戚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áng gōng guì qī)。abcd式组合,王公贵戚意思是:指王公贵族和皇亲国戚,泛指显贵的权势人物。 提醒人们注意社会阶层的差异及其对生活的不同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