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角之争的解释
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无谓的争执,常用来形容不值得争论的小问题。
出处
1.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,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,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2.
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放言五首·其三》,其中有‘蜗牛角上争何事?’的诗句,意指蜗牛角上的争斗毫无意义。寓意
提醒人们不要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浪费时间和精力,应着眼于更重要的事情。
列子
1.
他们为了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,真是蜗角之争。2.
别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,那只是蜗角之争。3.
讨论方案时,我们不应纠结于细节上的蜗角之争。4.
朋友之间不要因为蜗角之争而伤了和气。5.
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争论不休,真是蜗角之争。6.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宋礼立裹之约,希~。”蜗角之争的翻译
德语
ein Sturm im Wasserglas
日语
コップの中の嵐
法语
une tempête dans un verre d'eau
英语
a storm in a teacup
蜗角之争的字意分解
wō
1:软体动物,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,头部有两对触角。吃嫩叶,对农作物有害。某些种类可供食用。
2:喻窄小的住所。
3:软体动物,壳如笋状,螺层长,壳顶尖,生活于湖池中。
4:软体动物,壳淡玳瑁色,壳口边缘略翻出,生活于湖溪中。亦称‘螺蛳’。
jiǎo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兽角形。本义:动物的角)。
2:同本义。
3:突起的额骨。
4:古代未成年的人,头顶两侧束发为髻,状如牛角,故称角。
5:角落。
6:号角。
7:古时平斗斛的工具。
8:古代量器名。
jué
1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青铜制。形似爵而无柱与流,两尾对称,有盖,用以温酒和盛酒。
2:比试;竞争。
3:衡量,考察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zhēng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上为“爪”(手),下为“又”(手),中间表示某一物体,象两人争一样东西。从又,义同。本义:争夺)。
2:同本义。
3:辩论;争论。
4:争胜,争着。
5:争斗。
6:竞争;较量。
7:相差。
8: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,又为北城门名 。也作“净”。
9:多用于诗、词、曲中,相当于“怎么”。
10:姓。
zhèng
1:“诤”的本字。强谏;规劝。

蜗角之争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wō jiǎo zhī zhēng)。abac式组合,蜗角之争意思是: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无谓的争执,常用来形容不值得争论的小问题。 提醒人们不要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浪费时间和精力,应着眼于更重要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