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豆摘瓜 jiān dòu zhāi guā

abcd式
拼音jiān dòu zhāi guā
注音ㄐㄧㄢㄉㄡˋㄓㄞㄍㄨㄚ
繁体煎豆摘瓜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煎豆摘瓜的解释
比喻做事不专心,贪多务得,结果一事无成。
出处

1.

煎豆,语出三国魏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……相煎何太急。”摘瓜,语出唐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三摘犹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
2.

出自汉代刘向的《说苑·贵德》:'晋文公出亡,过五鹿,谓其御曰:'吾欲得五鹿之士。'御曰:'君欲得士,何不求之于庠序?'文公曰:'吾方以求士,而求之庠序,何异于煎豆而摘瓜?'
寓意
提醒人们做事要专心致志,避免贪多务得而一事无成。
列子

1.

他在学习时总是煎豆摘瓜,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。

2.

她在做项目时煎豆摘瓜,导致项目进度一拖再拖。

3.

他想同时学好几种乐器,结果都学得煎豆摘瓜。

4.

小明在做作业时煎豆摘瓜,作业质量很差。

5.

她在厨房里煎豆摘瓜,结果做出来的菜一团糟。

6.

或兄弟争国,~,而建文之仁,金川门改为僧。 ★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六章

煎豆摘瓜的翻译
德语
Bohnen braten und Melonen pflücken
日语
豆を炒って瓜を摘む
法语
faire frire les haricots et cueillir les melons
英语
fry beans and pick melons
煎豆摘瓜的字意分解
jiān
1:(形声。从火,前声。“火”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。本义:煎熬)。
2:同本义。
3:比喻折磨;使其痛苦。
4:一种烹饪方法。锅里放油加热后,把食物放进去,使表面变成焦黄。
5:消熔。
dò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形似高脚盘,或有盖。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豆”的字或与食器有关。或与豆类有关。本义: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)。
2:同本义。形似高足盘,或有盖。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,盛行于商周时,多陶制,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。后世也作礼器。
3:又。
4:古代容器 。亦为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。
5:“豆”假借为“菽”,豆类植物的总称。
6:古代重量单位 。十六黍为一豆,六豆为一铢,二十四铢重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7:姓。
zhāi
1: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手,啻(chì)声。本义:用手采下或取下)。
2:同本义。
3:除去,去掉。
4:摘录。
guā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两边象瓜蔓,中间是果实,是藤上结瓜的形象。从“瓜”的字,多与瓜果有关。草木蔓生植物名。种类很多,果实也称瓜)。
2:同本义 。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。
3:瓜州。
4:古地名。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。
5: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。
6:瓜洲,镇名 。又称瓜埠洲。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。
7:(wō)。蜗牛。
8:瓜成熟。
9:分割。

煎豆摘瓜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jiān dòu zhāi guā)。abcd式组合,煎豆摘瓜意思是:比喻做事不专心,贪多务得,结果一事无成。 提醒人们做事要专心致志,避免贪多务得而一事无成。